孩子语言发展期不容错过,父母巧用3T原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lianxi.html

引子

谁都知道,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很重要,既是孩子人际关系的基础,又是培养孩子逻辑和推理能力的重要工具。,也是将来社交的重要媒介。

可见,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教育问题,但语言能力绝不是天上掉馅饼,想让孩子有出色的语言能力,就需要从小培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为孩子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1岁半到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最快的时期。语言教育专家认为,语言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儿童通过对成人言语的模仿和强化获得语言。如果孩子一旦错过语言发展期,他们在后期是很难获得语言能力的发展。

01家庭语言环境是影响孩子早期语言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合适的环境,而家庭环境是影响孩子早期语言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从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来看,学龄前孩子的语言能力通常发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语言准备阶段(1岁以前)

1岁之前的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出语言的准备,包括发出语音和说出最初的词汇;另一方面是理解词的准备,包括对语音的知觉和对词汇的理解。简单来说,就是“说”和“理解”。

在语言准备阶段,孩子通过模仿大人的语音等,来学习分辨各种声音的差别。等到1岁左右的时候,孩子就已经能够基本辨别母语中的各种语音,认识到这些语音所代表的意义,为下一步说出语言做好了初步准备。

2.积极说话阶段(1岁半~3岁)

在1岁~1岁半,是孩子理解语言的快速发展阶段,他们正式开始说话,能理解的语言也在大量地增加,但这时孩子无论是在说话方面还是在理解词汇方面,都比较有限。

在1岁半至2岁以前,孩子好像突然会开口了,说话的积极性明显很高,词汇量也大幅增加,一个词代表一句话的情况少了,简单句子日益丰富。等到2岁以后,孩子已能够逐渐能说出比较完整的长句。

3.基本掌握口语阶段(3~6岁)

3岁以后,孩子说出的句子的长度、复杂性和语法的正确性等都有了快速进步,甚至开始说出各种内涵更为复杂和丰富的句子。

以上是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但这并不表明同等年龄孩子的语言水平差不多。实际上,语言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很大,而语言能力发展的这种个体差异,跟孩子出生后的语言环境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家庭语言环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庭语言环境决定了孩子能听到多少词汇、多少句子,如果孩子处在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他很快就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语言。因此,在孩子学会说话之前,父母要经常开口对孩子说话,鼓励孩子学习模仿语音,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为下一步的开口说话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到孩子会说话以后,父母再经常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和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这些做法都能达到提高孩子语言能力的目的。

可以确定的是,丰富的语言环境是孩子早期语言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孩子2岁前的语言环境不够丰富,又缺乏用语言表达自己需求的机会,那么这个孩子的语言能力往往会落后于同龄孩子。其中,父母与孩子的语言互动质量是影响孩子语言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关于印度狼孩的真实故事也旁证了语言环境是影响孩子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

年9月,美国牧师辛格在印度一个丛林里发现了两个被狼哺育的女孩。大的8岁,小的1岁半。她们都是在出生后半年被母狼衔到洞里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两人回到人类世界后,进入孤儿院。回到人类社会后,阿玛拉第二个月可以发出“bhoo(水,孟加拉语)”的声音,诉说饥饿和口渴,但在11个月时就不幸夭折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只掌握了6个单词,7年后增加到45个单词,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直到离世还没有真正学会说话。在大脑结构上,这个“狼孩”与同龄人没有多大差别,但因为她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大脑的功能没有得到开发,所以智力低下,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从印度“狼孩”的报道中可以证实,两个印度狼孩都是在出生后半年就被狼掠走,生活在一个没有正常语言交流的环境,导致语言能力的丧失,即使是顶级语言学家竭尽全力训练,最后也是收效甚微。可见,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并不完全取决于大脑的生理状态,而更多地是受到后天成长环境尤其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这也在提醒着我们父母,要从小重视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培养,千万不能错过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02巧用“3T原则”,为学龄前孩子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给孩子创设更为丰富的语言环境呢?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达娜·萨斯金德教授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孩子在早期接触的语言数量,不仅影响孩子的性格和学习能力,还会对大脑的构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最明显的结果是,早期接触词汇多的孩子,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会明显优于那些接触词汇量少的孩子。

萨斯金德教授为此提出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的“3T原则”:

共情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gonshu/gonshu/82029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