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发癌症早期筛查指南今日出台内

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 http://nb.ifeng.com/a/20190521/7442256_0.shtml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发布了《年全球癌症负担数据》,中国数据尤其引人注目,年,在中国有万的癌症新发病例,其中万中国人因为癌症而失去生命,不管是发病人数还是死亡人数,中国都排在世界第一,这并不意外,中国人口基数大,同样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乘以中国人口基数自然更多。但是,癌症死亡人数占比(30.1%)比癌症新发人数占比(23.7%)高出将近7个百分点,却透露出一个不争的事实:现实中,中国癌症患者的生存状况,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问题到底出在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癌症的防治上,被世界卫生组织点名表扬的日本值得我们借鉴。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教授表示,以胃癌为例,近十几年里,中国胃癌五年生存率艰难的从20%提升到30%,但日本胃癌的五年生存率已高达80%,造成差距的原因并非中日医生的治疗水平有差距,而是在日本,胃癌的早期诊断率高达50%-70%,相比之下我国只有10%-20%的早期胃癌发现率。为此,年1月15日,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年)》中提高高发地区重点癌种筛查率的目标,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针对高发癌症推出早癌筛查指南,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杜鹏教授在发布会上宣布:“在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各学组组长、委员及专家的共同努力下,肺部肿瘤、胃肠肿瘤、食道肿瘤、泌尿系肿瘤、肝胆肿瘤、妇科肿瘤等瘤种的早癌筛查终于有了权威的指南,中国癌症防治水平将迈上新高度!”早癌筛查需要规范化,推出早癌筛查一体化体检“早癌筛查需要规范化。”北京抗癌协会理事长、医院院长季加孚教授在会上强调:“早癌筛查需要科学的指南和严格的管理。”据了解,针对恶性肿瘤的早期筛查,我国一直缺乏全面的、权威的指南和共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抗癌协会十大癌种筛查指南编写工作顺利完成,第一家“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基地”医院落地。“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早癌筛查规范和共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近年来,北京抗癌协会成立了自己的早癌筛查基地,培养了一个专业的早癌筛查团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杜鹏教授说。按照《健康中国行动(-年)》的要求,到年和年,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提高到43.3%和46.6%。医院党委书记、淋巴肿瘤内科主任朱军教授在发布会上指出:医院十多年来5年生存率总体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这个基本目标,但是从全国范围来看,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全社会的重视。不仅仅是对群众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普及,更重要的是,整体提升肿瘤专科医护人员的诊治规范化水平。”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教授在针对结直肠癌筛查指南中表示,目前针对结直肠癌,除了常规的内镜检查以外,已有新的筛查手段,可以通过对人体粪便中的生物标志物进行检测,早期精准地发现肠道病变。这种新型粪便多靶点FIT-DNA检测方法已获得我国首个且目前唯一的癌症早期筛查许可证,可应用于结直肠癌高风险人群的筛查。“相比于肠镜易引发患者不适感,查粪便更容易被大家接受。”沈琳教授希望各个癌种都能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简便易行的筛查手段,建立起癌症的早诊早治体系。”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教授发布会上,北京抗癌协会早癌筛查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分别对《中国高发癌症早期筛查指南》中各个癌种的筛查指南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此外39健康获悉,为了推动癌症筛查和防治工作的进一步落地,协会还依照各个指南当中的重点推出了覆盖高发癌症的早癌筛查一体化体检,可根据个体不同的癌症发病风险,个性化定制筛查项目,并做有针对性的评估和解读。据了解,该服务即将医院早癌筛查基地正式上线,未来还将医院及体检中心推广。附部分癌症筛查指南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gonshu/gonshu/82030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