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nb.ifeng.com/a/20200114/8061710_0.shtml10月24日,《中国青年报》报道南大社会学系教授、青年长江学者梁莹涉嫌学术不端、百余篇之前发表的论文莫名被撤。记者从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获悉,目前校方已成立调查组介入调查。《中国青年报》报道发出后,10月24日中午,记者打通梁莹电话,她表示身体正发高烧,不接受采访,“不要再伤害我了”,梁莹说,随即挂断了电话。梁莹,今年39岁,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计划等多个人才支持计划的入选者。其公开履历显示,从南京化工大学毕业后,她先后在苏州大学和南京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在北京大学和美国芝加哥大学做过博士后研究,并于年起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任教。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梁莹多年来著述颇丰,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篇。但在过去几年里,梁莹主动将她的这些论文从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主要学术期刊数据库删除。这些论文,曾帮助梁莹申请学位、获得研究经费、入选各项人才计划。资料照片,图文无关“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一位同意接受采访但要求匿名的学术期刊负责人回忆,年前后,这份期刊收到了梁莹从知网撤下其已经刊发的文章的要求。这位负责人对此事印象很深,主要是因为作者主动要求下撤文章的情况极其少见。自创刊以来,这“可能是唯一一次”。梁莹希望这份期刊从知网上撤掉的两篇论文发表于十几年前,均是她在苏州大学行政管理学院读硕士时期发表的。她告知的撤稿理由有两条,一是发表论文时研究水平很低,文章很粗浅,二是现在自己只发英文论文了。“这个是很不正常的事情。”这位负责人说,“我不认可这个原因。学问都是逐步精深的,难道现在成熟了,成了教授了,就不承认当时学术的粗浅了吗?”因此,这家期刊没有答应梁莹的要求,之后也与她再无联系。但那两篇论文还是从数据库中消失了。中国知网负责期刊采编业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也不清楚文章下线的原因,但按照撤稿流程,需要期刊社出具撤稿函。数据库是与期刊社合作,论文作者个人没有资格撤稿。万方数据库资源合作中心工作人员赵书杰则称,撤下文章“原则上要编辑部同意”,但梁莹这次的情况是作者要求的,“有特殊原因”却“不便透露”,但确实是符合撤稿流程的。上述期刊负责人则告诉记者,他们从来没有向数据库出具过撤稿函。主动下撤文章一般是发现文章在重复率检测中不合格,或存在数据造假、一稿多投等问题。数据库不可以未经编辑部允许就撤稿。两家数据库方面均表示,会对新收入的论文进行重复率检测,以鉴定是否存在抄袭等问题,但很早以前的文章都是直接收入。前述期刊负责人告诉记者,早年的论文查重技术还不普及,审稿专家无法保证阅尽相关学科、相关专业方向上的所有刊发论文,出现学术不端的情况难以避免。中青报还报道,有南大学子反映梁莹教学态度极不端正,常常早退、上课念课件、吃零食、玩手机、缺课、让学生帮做私活等情况。梁莹:“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10月23日,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梁莹承认自己的一些论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她表示,上述情况只在自己学术生涯最早期,即年以前出现。当时她刚读研究生,学术刚入门,不懂规范,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关于一稿多投,梁莹解释说,当时期刊即使不接收论文也不会给回复,所以等一段时间还没有下文,她会将论文修改后另外投稿。梁莹说,强调学术规范是年开始的,“你这样查,全中国所有的人,很多教授、博导都有问题。”“如果你这样追究下去,所有中国的学者,那么多,人人都有问题了。”她说,没有人会追究早年的事情,不希望早年的错误影响自己的前途。自己从最开始什么都不懂到现在能在顶级英文刊物发表论文,“我这条路有多难你知道吗?”“如果现在的英文论文有问题,我认。”她还告诉记者,自己撤稿的一个原因是,很多学生告诉她,她以前的中文论文水平比较低。她通过联系数据库公司的法务部门撤了稿,理由是这些数据库刊载她的论文没有经过作者允许,也未支付报酬。南京大学:成立调查组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成伯清对澎湃新闻证实,已经对梁莹事件开始调查核实,“会彻查”。24日下午16点44分,南京大学发布了“关于梁某涉嫌学术不端等师德问题的说明”。百余篇论文能“”但学术不端不能没个说法梁莹先发论文后又删稿,经历了一个漫长的阶段。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有任何一个机构、部门能更严谨审慎地对待,或许都不至于酿成今日的局面。有必要重申,一所大学出现个别学术不端或有此嫌疑的老师、教授,都不是不可见光的“家丑”。明智的做法是及时表态、扎实调查、坦诚公布真相。实事求是地回应公众关切,不会毁了一所大学的声誉,沉默、拖延、含糊其辞却会。(澎湃特约评论员默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nlpy/nlpy/82030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