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力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重点聚焦

12月29日,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举行,会议总结全市今年经济工作,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会议强调,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准确把握我国今年经济形势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要准确把握中央关于当前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的科学判断;要准确把握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要准确把握中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重大问题和重大部署;要准确把握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重要安排。

市委提出明年全市经济增长目标,主要是考虑适应发展阶段的需要,实现进位赶超的需要,基于强信心防风险的需要,具备较快增长的条件。全市上下要勠力同心、加力加劲、跳起摸高,把该谋的大事谋在前、把该做的工作做到位,重点聚焦“九个有力有效、三个特别注重”谋细笃实,办好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

会上,与会代表纷纷围绕“九个有力有效、三个特别注重”,谈时代使命和历史机遇,话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思路举措。大家纷纷表示,迈步新征程,将努力建强“大后方”、唱好“双城记”、做强“都市圈”、建好“示范区”、打造“幸福城”,扎实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建设加快成势见效,在新的征程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成都篇章。

扩大内需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全会提出,必须打通影响扩大内需的堵点,进一步优化政策举措,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今年把拉动内需放在了一个比往年更重要的位置上。”都江堰市委书记蒋蔚炜表示,随着后疫情时代的到来,都江堰市将提前做好经济、会展、文旅、消费方面的策划,提前精准做好跨境旅游的全面接待服务工作预案。同时,推动重点片区、都江堰景区、青城山景区,串联玉堂窑、芒城遗址、熊猫谷等景点,联合三苏祠、金沙遗址、三星堆打造都市圈精品旅游环线。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金泉表示,成都的消费市场将“火力全开”,从政策端、活动端、人员流动端推出一系列措施,发动全民参与,让消费尽快火起来、旺起来、热起来。围绕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做强核心功能,让更多外地人到成都来游、学、会、展。在消费场景营造方面,成都将以世界一流资源打造世界一流场景,彰显天府文化魅力和公园城市底色,待国际航线加快复苏后,还将积极扩大入境消费。

产业建圈强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群

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各部门和区(市)县准备怎么干?

加快建圈强链,高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武侯区区长景波表示,武侯区将深化与京东、华为、所合作,加快打造“医工融合”项目,规划建设京东生态城,培育消费电子、航空设计、微波射频等高端产业集群。大力提升医疗健康产业带动力,加快建设“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等重点项目,着力打造国家级前沿医疗产业高地。大力激发数字消费活力,发挥京东等龙头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直播电商等业态,助力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聚焦“建圈强链”,龙泉驿区委书记邱向东说,将推动“建圈强链”促转型,加快构建龙泉驿区现代化产业体系。“未来,龙泉驿区将深入落实制造强市的决策部署,坚持‘存增并进、整零并重’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能源汽车项目的落地投产,快速提升新能源汽车占比,并发挥航天系企业(院所)‘链主’作用和科技转化作用,突出发展航天装备产业,带动形成新的增长引擎。”

重点片区开发坚持功能导向全面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

重点片区作为公园城市示范区中的“示范区”,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重点、提升人口经济承载力的关键支撑,要围绕“三个做优做强”优规划、聚产业、强功能、塑形态、出形象,确保早见成效、多出成果。

彭州市濛阳新城是彭州市的重点片区。彭州市委书记王锋君表示,濛阳新城作为成德之间的重要节点,将按照职住平衡的要求建设一个新的城区,在这个片区布局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打造成彭州的城市副中心。

石室成飞中学校长赵清芳介绍,市教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重点片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指导意见》,坚持外引内培并举,创新发展机制,做优做强重点片区教育基本功能。根据意见,到年,全市首批24个重点片区将培育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共同体领航学校30所,成都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40所,优质特色高中12所,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全面提升重点片区教育品质,“让我们的优质教育在重点片区尽可能地辐射,帮助24个片区尽快走向优质发展、良性发展的轨道。”

创新成果转化进一步放大平台功能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成都如何构建协同联动“大科创”格局?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丁小斌表示,目前,成都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达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增超家,总数突破1.1万家,增幅超40%,科创板上市企业达16家,城市创新指数较去年提升10位,排名全球第29位。这些成绩为下一步成都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坚实基础。接下来,构建协同联动“大科创”格局,将放大创新平台赋能和支撑作用,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在我们产业发展、城市治理及打造高品质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叶锐介绍,短短两三年,公司联合8所高校成立了成都新材料学会,形成了一套机制,通过科技创新服务孵化6家公司。这个企业正是科技成果转化的获利者,从原来的传统化肥企业成为新兴材料炼油企业。“我们依托的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用高质量发展原创科技成果转化带领企业突围。”他认为,应该开展产业链与实验室的结对合作,培育壮大市场化技转机构和经纪人队伍,打通原创成果的转移转化、工程化、产业化,推动成果交易上规模上台阶。

高水平对外开放建强开放合作平台

作为国际门户枢纽,成都拥有“两场两港”、领馆集中等优势,还将举办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等重大国际赛会活动。

市委常委、成都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曹俊杰表示,突出“三区叠加”优化开放格局,用好用活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别合作园区“三区叠加”新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合作。自贸试验区重点发展数字贸易等新经济业态,推动一批实效性强、集成性高的制度创新成果落地;综合保税区重点开展一般贸易倍增行动,推进特殊物品进境“关地协同”监管;国别合作园区重点建好国际会客厅等高能级国际合作平台。

“深刻研判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和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中外人员往来日趋便利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市委外办主任姜斌表示,下一步,市委外办将紧紧围绕讲政治、抓发展、惠民生、保安全工作思路,聚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持续深化五外联动发展,强化外资资源集聚转化,加快推进国际对外交往中心建设,全力以赴为打造中国西部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强劲动能。

增进民生事业福祉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成都连续14年蝉联最具幸福感城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达68%,但保障水平仍有待提高。明年,成都将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全面提质幸福城、提升幸福感。

聚焦“促进更充分就业更合理分配”,市人社局局长王道明表示,下一步,将深化就业工作发展导向,全力营造公平就业创业环境,加大创业扶持力度,支持劳动者通过新业态实现多渠道就业;全力推动就业供需精准匹配,完善覆盖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全力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开展多层次、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全力确保重点群体充分稳定就业,以超常规举措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将深化智慧邛崃建设,依托‘智慧蓉城’平台,构建实时感知、全域覆盖的城市运行生命体征体系,完善三级协同联动的智慧治理架构。”邛崃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德彰介绍,在围绕落实“智慧提能实施高效能治理”的部署,着力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方面,将不断创新和丰富特色应用场景,加快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要素资源保障优化土地人才要素保障

要素资源集聚运筹能力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当前,除进一步加强土地、人才、资金等传统要素保障外,特别要重视能源要素保障,更要前瞻安排算力、数据、碳汇等新兴要素资源配置。

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党组书记胡斌表示,在优化土地要素保障上,主要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审批。下一步,市规自局将尽快完善审批系统,争取在春节前后往自然资源部里推,争取在明年6月底前审核完毕。涉及片区融合和综合融合的审批将更为复杂,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数据,积极推动审批工作进展。

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杜文表示,在人才保障上,将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下一步,将围绕建圈强链以及建设制造强市等重点工作,对标全市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示范区的总体要求,与其他部门共同推动高技能队伍人才的壮大和培育,充分发挥成都工匠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当中的牵引作用,进一步深化产业工人队伍改革,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培育好技能人才,用好技能人才。

守住发展底线红线依法稳妥处置金融领域风险

立足超大城市复杂巨系统、有机生命体特质,强化一失万无的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坚决守牢安全底线红线。

市金融工作局局长梁其洲表示,接下来,将在推动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参与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等重要任务中找准位置,主动作为,积极贡献金融力量,“我们将支持交子金融控股集团申请金融牌照,争取北交所在成都设立西部基地,持续推动蓉易贷、普惠信贷工程,引导全市金融资源精准流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力争年金融业增加值增加7%,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15家以上。”

全力维护生态安全,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不断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成都环境集团党委书记张雄正表示,将全力以赴补齐示范区环保功能短板,提升环境基础设施配置标准,推动全域供排净治一体化,推动固废全周期处置,大力发展“低碳+新能源”“环保+零填埋”领域,打造节约集约、高效协同、资源循环、结构优化的环保产业体系。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

成都作为常住人口超万、市场主体超万、纳税主体超万的超大城市,正持续创新城市治理手段、治理模式、治理理念,不断提升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我们将通过一网统管、一网通享、一网通办、一键回应,四个‘一’同步推动智慧蓉城建设,不断夯实智慧蓉城数字底座,加快构建实战管用的智慧应用场景体系。”市网络理政办主任冯秀富表示,希望通过智慧蓉城的建设,为“微网实格”赋能,推动基层解决实战和管用的问题,真正为成都作为超大城市转型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深化社会诉求“一键回应”,进一步拓宽电话、信箱、网络留言等社会诉求受理渠道;持续完善热线群众诉求提级处置专班工作机制,优化升级热线数据分析平台,提升预警精准度,打造社会诉求实时感知预测中心、社会诉求数据分析中心。

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宏斌表示,将构建镇(街道)、村(社区)、小区(院落)三级民主协商体系,提升基层民主协商能力。“我们将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年第三批20个小区(院落)民主协商提能增效创新试点,增强城乡社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实效。”王宏斌介绍,将在全市开展“千村万户、千社万家订公约”专项行动,聚焦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居民自治能力,组织动员村(社区)开展新一轮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工作。

在融入大局中找定位作贡献坚持一盘棋讲大局算大账

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极核城市、四川省会城市,必须坚持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积极应对变局挑战、推动发展量质齐升。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翼刚介绍,为了唱好“双城记”,在交通领域,我们将紧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国家重大战略,不断加快推进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近年来,成都在建好自身交通基础设施的同时,始终坚持会同重庆市打造全国性的交通节点,打通了多条川渝、成渝联通的交通要道,致力将成渝地区建设为全国性的枢纽。

优化提升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以增强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尺

要持续优环境、稳预期、强信心,让企业市民真切感受到在成都有前景、有市场、有公平、有温度。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傅学坤表示,将依托职能职责着力依法监管、依法行事,维护好全市良好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和有序放心的消费环境。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包容审慎监管,实行分类信用精准监管,促进市场主体更好地在成都扎根发展,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

加快推动城市绿色转型注重空间结构与交通结构协同优化

绿色发展是公园城市最鲜亮的底色和最持久的优势,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崇州市委书记陈茂禄表示,崇州市将以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宜业、智慧韧性的郊区新城为统领,以创建“百强县”为目标,坚持项目集群、系统集成、片区开发思维,全力打造“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我们将深入推进电子信息和智能家居产业建圈强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记者李霞刘依林刘飞吴怡霏白洋黄雪松李菲菲李长乐杨升涛李世芳魏捷仪陈煦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stjk/stjk/82029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