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中学生心理问题复杂,常因难以适应新环境、心理负担过重、人际关系失调等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面对这些挑战,需要老师关注到每一个个体的存在,并且了解每个学生心里在想什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记者近日在天津市第五十四中学看到,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系列探索,该校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刘德胜
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应用心理专业的辛长燕和李娟,一直担任心理辅导课的指导老师自从2008年学校开设心理课以来,她们就一直琢磨,怎么能把心理课开到孩子们的心里去“现在心理课都有相关教材和大纲,但我们不想拘泥于课本”除了打乱座位顺序,让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分成小组外幼儿早教动画片,她们还尝试让孩子们写“快乐日记”“就是让我们每天记录下心情,可以是来自学习中的收获、校园的发现、看到的好书或者父母给我做的好吃的”采访中,一位初二女孩告诉记者,起初她觉得写日记更像是作业、任务,让她产生转变的,还是初一学期末,心理课的老师们把她的快乐日记总结成册的那一刻“我才知道,这一年我经历了这么多事,拥有这么多的快乐”
除了心理剧,记者发现,还有很多种创新形式,让孩子们施展手脚:结合每年的“525”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月,开展一系列活动母亲节期间,让学生们写一封感恩信;中、高考期间,让低年级学生写一封打气信;建立“心灵驿站”邮箱,并且在学校微信公众账号以及班级博客介绍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原标题:五十0-6岁早期教育四中心理健康教育:写日记演话剧 收获快乐
写日记演话剧 收获快乐(图)
想得多,做得少,心理素质差;有理想,没体能,少毅力——面对00后们身上的新现象,很多教育工作者有了新的认识:教育环境发生变化,老套路行不通了
新报记者 刘德胜
针对心理教育,如何才能让00后的中学生们积极接受并收获成效?在五十四中,最受学生们欢迎的形式,莫过于从去年开始举行的心理剧大赛“心理剧依托于我们的心理社团,社员们通过表演释放自己去年我们举办了心理剧大赛,每个班级都选送一部作品参赛”辛老师说,剧本撰写、演员选拔、拍摄、后期全部由学生们自己完成,他们把自己生活、学习、交往中的冲突、烦恼、困惑以及许多“大道理”编成“小剧本”进行表演特别是在唐诗三百首幼儿早教最后的放映过程中,学校还请来了家长一同观看“很多孩子看到很多细节都是自己身上的故事,感动得哭了家长们也说,没想到自己的孩子这么出色”去年,在河东区首届校园心理剧大赛中,心理社团的三部心理剧作品分获中学组一、二、三等奖
打乱座位、建立小组、积极互动、提升引领……上周,记者参与了初一的一节心理辅导课课堂上,心理知识不再神秘,学生们也收获到了实实在在的帮助:怎样的“我”才是健康的;怎样的“我”才是合格的中学生;怎样的意志才是坚强的;怎样的情感才是积极的……记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心理剧”人人参与 “看到自己的故事,哭了”
天津第五十四中学探索心理健康教育
每天的一条记录看似不起眼,却能发现大一百分教育网问题——用两位老师的话说,快乐日记不仅是她们发现孩子情绪问题的平台,更是她们对孩子们进行情绪干预以及指导的渠道辛老师说,去年毕业的优秀学子马超,初一刚入校时非常内向、不爱发言,通过快乐日记,她积极地给予鼓励并创造机会让她欣喜的是,马超不仅在日记中展现了越来越多的正能量,也变得外向起来,不仅成为学生会主席,高考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前段时间,五十四中的学生们惊喜地发现:一个名叫“心语苑”的心理辅导中心落成了这里有用于团队辅导的沁心室,用于宣泄情绪的静心室,用于个别咨询的畅心室,提供阅读的舒心室每天中午按时开放,由心理志愿者轮流值班,心理老师给予辅导,“我们非常重视专兼职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先中国幼儿教育网官网后派老师参加了各种心理培训,取得了心理健康咨询c类证”校长王保庆说道
心理课收获知识 “快乐日记”展现心情
校长王保庆认为,优质的学校教育必须把教育对象变成教育的主体“行健教育是我校办学特色,我们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引导,让学生们为实现心中理想,不惧压力,敢于担当,勇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