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父母共同的育儿理念。近年来,我市的幼儿早教市场越来越受欢迎,一些家长热衷让孩子去早教机构学习。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正在兴起的早教行业缺乏必要监管,良莠不齐。对此,教育人士指出,对于幼儿早教,普遍存在误区,真正的早教是对家长的教育,而不是针对孩子。
家长心态: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家住开发区康达小区的“85后”妈妈王慧玲,从孩子8个月大就开始送她上早教班。“上两种课,一种是艺术课,通过绘画、素描、拼图、戏剧表演等艺术方式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开发艺术潜能。一种是音乐课,通过歌曲、舞蹈和器乐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情,培育感知能力。”王慧玲说:“现在很流行早教,机构也越来越多,身边条件比较好的家庭,基本都会送孩子去早教,所以我也给孩子报了名。”
和王慧玲有同样想法的家长越来越多。前不久,市民吴女士刚给3岁的儿子在我市一家早教班报了名。吴女士本来没打算给孩子报班,但看到同小区很多孩子都在上,总担心自己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我觉得不给孩子报早教班学点东西,孩子就会比不过其他孩子,”最终她和老公商量给孩子报了名。
家住矿区洪西小区的赵女士儿子也快两岁了,原本她和家人的计划是孩子三岁后再上幼儿园。得知邻居家的孩子已经开始去早教机构"学习”了,赵女士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还在家,也给孩子报了名,“别人家的孩子不到两岁就去早教机构了,我也想让孩子提前多学点东西。”用赵女士自己的话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张晓芳的孩子7个月大,但她已经给孩子报了早教班。她告诉记者,她看到身边有很多家长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进行智力开发。
“现在感觉孩子有进步了。我觉得早教有用,所以就让孩子上了。这些孩子常常比没上过早教班的孩子表现好,比如画画、识字、表演、计算等,再如孩子学会如何爬行、拿放东西等,这些对于新手家长正确引导孩子的行为习惯有帮助。有的孩子一路学下来,到幼儿园中大班已经能认识不少字。”张晓芳认为,早教其实是对新手家长的教育,目的是让孩子尽早融入群体生活,并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
记者调查:早教课程眼花缭乱,师资却无保障
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几家早教机构,发现早教班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幼儿园开设的,一种是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幼儿园开设的早教班在幼儿园内,教育培训机构开设的早教班则在租用的商业住房内。
音乐课、艺术课、运动课……在滨河商业街一家早教机构的宣传单上,各式各样的早教课程让人眼花缭乱。据一名早教老师介绍,他们是依据宝宝的身心发展规律设计的循序渐进的课程,“比如1岁以前的亲子课主要是做辅助操、音乐游戏等。1至2岁主要是音乐课程,以陶冶孩子的情操;2岁以后开设语言课程和思维课程,通过趣味游戏开发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
在城区一家早教机构,记者旁听了一节亲子互动课,这节课里的学员有些是半岁左右的孩子。老师虽是双语教育,但中英文交替讲课,很难想象正在咿呀学语的孩子们是否听得懂。课程安排很紧凑,可是中途有的孩子因为是第一次来上课,一直哭闹不止,父母们只好先把孩子搂在怀里哄着,看着别人做游戏。带着5个月大的儿子来听课的李先生一脸无奈地对记者说:“孩子听得很迷茫,家长倒是很新奇。”
由于需求旺盛,目前我市市面上的早教机构呈增长态势。这些机构的教学理念和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以智力开发为主,有的以兴趣培养为主,有的以身体锻炼为主,有的以亲子互动和习惯养成为主……不过,这些机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贵。
“一节课45分钟要多元,一年的学费就是1万多元。”说起给孩子报早教班,市民小芳说,她家两岁的宝宝上了两个月早教课程后,也没看到什么明显的效果,“上课就是纯玩,最大的好处就是孩子接触了陌生的环境、和其他宝宝交流。”
记者了解到,早教不属于幼儿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长期处于监管“真空地带”。对于早教机构的资质,目前没有统一规定。我市一早教机构投资人王先生告诉记者,去年10月,他加盟投资了上海的一个早教品牌,早教班设在一个商场内,“教师有四五个足够了,只要有经验就行,没有资质也无所谓。不用在教育部门报备,这个比较麻烦。一般没有教育部门来查,只要不出事,没有人管。”
“很多早教机构其实就是变相的培训班,为了让家长‘看得见效果’,往往急功近利地进行‘填鸭式’教学。”据相关人员透露,此外,一些早教机构的场地设施、环境卫生等应符合怎样的标准,既无规定,也无检查。一位家长说:“现在很多早教机构都租用商业楼,有没有安全隐患,有没有定期消毒等,我们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判断。”
幼儿早教效果如何,家长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为此,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根据采访情况来看,有6位市民认为幼儿早期教育还是有效果的,另外4位市民则认为,幼儿早期教育效果不明显,也增加孩子的负担。
家住北大街馨康家园的吴玥认为,虽然0到3岁的孩子爱玩,但学习和模仿能力也很强,如果能够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送到专业早教机构的话,对孩子的成长也肯定是有利的。“早教机构的课程安排也应该是针对孩子设计的,这样就可以起到培养孩子各种能力的作用。”吴玥说,她女儿在上幼儿园之前,也上过半年多的早教班,其间,孩子的确学到了一些东西,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没有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孩子要提前培养,这样将来才不会比别的孩子差。”开发区康达小区居民梁女士说,半年前,她就带着一岁半的女儿上了早教班,“我觉得,让孩子提前上早教班,将来上幼儿园也能更顺利”。
市民徐东平是不认同早教的4位市民之一,他也曾带孩子去过早教机构,但发现早教机构教孩子就是“花钱哄孩子玩”。“我的一位同事也让孩子上过早教班,我看也没有啥效果,如果非要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把孩子送到早教机构的话,我觉得,这样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也会压抑孩子的天性”。”徐东平说。
教育专家:最好的早教老师是父母
“早教是一门涉及教育、心理、营养、医疗等知识的综合科学,科学的早教应将孩子的性格品质培养放在首位。”市心知旅咨询中心主任王保英认为,对孩子来说,早教也是有必要的,但家长不能认为早教是万能的。
“早教基础是家庭,也就是说,早期教育,要看家长对孩子是否有潜意识的影响。”王保英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家长对孩子有期望和要求,那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言传身教”。如果家长平时不能做到“言传身教”,只寄希望通过让孩子上早教班成为自己所希望的“乖宝宝”也是不现实的。
王保英认为,当前的早期教育存在一些误区,甚至扭曲了早期教育的本质,比如有些早教机构进行幼儿园化和小学化教育,“其实,孩子越是在年龄小的阶段,教育越需要专业性,但是在教育的时候也需要在自然环境下,而不是学校式的教育环境”。
此外,王保英还认为,正因为早教的基础是家庭,所以早教应该是家长的责任,而早教机构主要的职责应该是把早教经验教授给孩子的抚养人,即孩子的父母以及其他长辈等,“也可以理解为,早教教育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本人”。
“家长应在尊重孩子成长的基础上,营造适合孩子成长规律的环境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今后的成长和各方面的发展。”王保英说,每个孩子的性格等各方面均不相同,是否让孩子去早教班要充分尊重孩子,对孩子采取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也是不可取的。
我市多年从事幼教工作的李玉华认为,早教班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习惯、性格和行为,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生活以及和其他孩子相处的能力。李玉华称,很多人无法理解早教的真正含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上了早教班就能够很快让孩子成长为一个“乖宝宝”,在这部分家长的潜意识里,孩子上早教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这是一个认识的误区。
“其实,早教班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家长如何和孩子相处,因为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身处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对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和发展肯定是有利的。家长通过早教班学会如何教育孩子是最重要的,当家庭教育和早教班的教育相结合后,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孩子。”李玉华说,“让孩子上早教班,没有必要天天让孩子去,家长也要考虑孩子的反应,一周上课的时间不宜过多,一两节课就可以了。”
“市场需求推动起来的高价早教班不是孩子们的‘起跑线’,父母才是最好的启蒙老师。”李玉华认为,幼儿期的生活经验和教育状况会影响孩子长大后能否积极地适应各种环境,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作用非常大。切不可盲目认为,将孩子交给早教机构即可了事。家长应该学会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与孩子有意义地玩、怎样给孩子提供一个健康的环境。
“早期教育的核心并不是向孩子传授知识,而是让他们从心理、身体等各方面去体验,潜移默化地培养其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对于早教班的课程,更多起到的还是引导作用,父母不应该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寄托于某个早教机构,而要以身作则,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人生起点,让孩子在感受亲情关爱中体验到快乐,萌发兴趣,让他们自由、健康、快乐地成长。”李玉华说。
来源:阳泉新闻网
北京的白癜风医院有哪些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