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追寻初心开封印记马克

马克思主义在开封的传播,是经过五四运动的促进和推动,逐渐在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的。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成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解放运动。开封的《心声》杂志、文化书社和《青年》月刊等,为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发挥了一定作用。特别是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学生在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年,心声杂志社成立,冯友兰任主编,社址在青云街。五四运动以后,心声杂志社逐渐向传播新思想转变。年8月,心声杂志社在开封出版的《九州日报》上,发表公开启事,介绍《新青年》《每周评论》《新潮》《星期评论》等国内影响力较大的进步刊物。当年,《新青年》第六卷五号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心声杂志社积极推销,并号召“凡系青年学生,均宜人手一编”。

年1月,心声杂志社宣布改组。改组声明中提出办刊的方针,“第一件就是很想多介绍一点科学的方针;第二件就是很想把欧洲文学、科学、哲学的略史,多介绍一点”。难能可贵的是,《心声》在二卷一号上,还刊登了介绍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理想家的社会主义》一文,介绍了英国的欧文、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先驱”。改组后的《心声》杂志,倍受读者欢迎,有时刚刚发行便被抢购一空,不得不再版重印。心声杂志社还兼售京、沪、津等地新出的各种宣传新文化、新思潮的杂志,是开封乃至河南推销新书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之一。

文化书社是一个宣传和销售进步书刊、报章的团体,社址在开封西大街。文化书社出售的进步书刊有《马克思资本论入门》《科学社会主义史》《社会主义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等。其他新书刊如《共产党宣言》《列宁传》等,也经文化书社相继在开封流传。

马克思主义在开封的早期传播过程中,青年学生是一支重要力量。青年学会是年年底由开封第二中学学生曹靖华等创办的进步社团。会员多为本校学生,也有个别校外学生,如安徽省立五中学生蒋光慈、开封女师学生宋若瑜等。年1月1日,青年学会出版了自己的刊物《青年》。青年学会成员思想的飞跃,反映在《青年》的两个明显特点上: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朦胧向往;二是开始面向社会,注意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

五四运动火炬的照耀和马克思主义的启蒙宣传,为开封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共产党员的早期活动,夯实了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

(来源:开封网—开封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stjk/stjk/820267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