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讲党课长沙县的党史学习教育,燃

学史明理

这样的党史学习教育

燃!

3月26日上午,县区城理论学习中心组围绕“学史明理”主题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第一次专题学习。在长沙党史馆的毛主席塑像广场,沈裕谋右手举拳,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催人奋进、激荡人心。

中心组全体成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赴许光达故居、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长沙党史馆接受党史教育,为县区城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出示范,推动县区城党史学习教育兴起热潮、深入开展。长沙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庆红,长沙高铁新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唐建新,长沙县委副书记、县长张作林参加。县区城领导李建章、王益枝、周志远、袁钊、张湘鸿、杨应龙、赖坤明、王国良、谭浩然、郭瑞、杨溢、黄波、刘重、王永军、姚军、郭勇、宋尊德等参加。

第一站

许光达故居:聆听“共产党员的一面明镜——让衔精神”

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沈裕谋一行首先抵达许光达故居,参观故居并听取“功名利禄淡如水”的主题讲解。

许光达(年11月-年6月),原名许德华,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人,今黄兴镇光达社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部队的主要创建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位开国大将之一。曾任装甲兵司令、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著贡献。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主动请求降衔,被毛泽东誉为“共产党自身革命的明镜”。

图为许光达故居。章帝摄

许光达故居始建于年,占地约25亩,为近代长沙普通民居建筑,小青瓦,土木结构,三合土地面,坐北朝南,两进共20间。由于七八十年代失修,故居部分房屋被洪水冲刷、垮塌,仅保存五间,年将这五间房屋进行维修、维护并扩建了生平事迹陈列室。年11月19日,许光达大将诞辰周年之际,故居进行了全面维修装饰。故居恢复原有的20间房屋并重新修缮了许光达生平业绩陈列室。陈列室以许光达大将的人生历程作为主要线索,分为三部分展出,第一部分为人民谋解放戎马一生;第二部分为建设装甲兵呕心沥血;第三部分共产党人的明镜。突出表现许光达是“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是一代共产党人党性精神的真实写照。

章帝摄

许光达故居先后被评为湖南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沙县首批开放式组织生活阵地、党性和公仆意识教育基地。年参观人数20万人次,在党员党性教育中起到重要作用,是长沙县党性教育“感悟共产党人革命情怀”线路的红色景点之一。

第二站

长沙党史馆:重温入党誓词

第二站,县区城理论学习中心组来到长沙党史馆。在毛主席塑像广场,长沙市委常委、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长沙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沈裕谋右手举拳,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庄严而坚定的宣誓声响彻广场。

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地处长沙市八一路号,总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隶属于中共长沙市委党史研究室,为公益一类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负责中共长沙历史资料和文物的征集、研究、保管并开展相关展陈和宣传教育等工作。馆内有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毛泽东塑像广场、毛泽东诗词对联书法艺术碑廊、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大楼等景点。

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章帝摄

“长岛人歌动地诗”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陈列,包括了建党先声——苍茫大地主沉浮、浴血奋斗——峥嵘岁月铸丰碑、接管建政——全面建设开新局、改革开放——高歌猛进奔小康、筑梦前行——阔步奋进新时代、群星璀璨——名人荟萃展风采六个部分,全面回顾了长沙共产党人、党组织领导长沙人民前赴后继、改天换地,建设美丽家园的百年奋斗史,旨在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第三站

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中国共产党最早省级支部办公地

随后,县区城理论学习中心组全体成员参观了中国共产党最早省级支部办公地——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位于长沙党史馆内的一栋古朴民居,正是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暨毛泽东杨开慧故居。这栋门牌号为“清水塘22号”的民居,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早期从事革命活动的重要纪念地,也是他和夫人杨开慧共同生活的地方,青年毛泽东从这里走出了一条“小家大国”之路。

年,毛泽东、何叔衡赴上海参加党的一大,回到湖南以后,就建立了省级支部——中共湖南支部。这栋民居就是湖南支部的活动和联络点,也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家。

年5月,中共湘区委员会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全国组建最早的省委机构。区委机关也设在这栋民居里。

在毛泽东的带领下,湘区共产党人以此为阵地,率先组建了党的省级组织和基层组织,率先发展了党员骨干,率先创办了干部院校,率先开展了农民运动……湖南成为当时全国革命最富朝气的省份之一。

沈裕谋

讲党课

从杰出党员代表的崇高精神和革命气节中汲取砥砺奋进力量

长沙市委常委、长沙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长沙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沈裕谋参加并在长沙党史馆讲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党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自觉向先辈前辈们学习,从中汲取砥砺奋进、勇往直前的巨大精神力量,不断推动县区城经济社会迈上新高地,以新的优异成绩献礼建党周年。

在长沙党史馆多功能报告厅,沈裕谋以“从长沙县籍杰出中共党员代表的崇高精神和革命气节中汲取砥砺奋进力量”为题,讲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党课。“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沈裕谋指出,在长沙县这片土地上,自古以来,志士仁人辈出,先贤烈士云涌,学者精英荟萃。田汉、杨开慧、陈树湘、朱镕基、徐特立、陈康白等革命先辈前辈就诞生于这片土地,他们都是为党的事业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代表,他们崇高的精神和革命气节,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也正是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沈裕谋指出,要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歌词中,深刻领会田汉同志的家国情怀,始终心怀“居安思危、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以实际行动为兴党强党贡献力量;常怀忧国之心,不断深化对“国之大者”的认知,科学把握发展大势;常怀忧民之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权为民用,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沈裕谋指出,要从“牺牲小我、成功大我”的壮语中,深刻领会杨开慧同志的奉献精神,始终保持“坚守信仰、以身许党”的党员本色。用理想信念支撑奉献,用坚定信心诠释奉献,用不懈奋斗书写奉献,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高质量竞争中成就新事业。沈裕谋指出,要从“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中,深刻领会陈树湘同志“宁可断肠,不可断脊梁”的英雄气节,始终坚守“绝对忠诚、以身报国”的政治品格。用思想理论夯实忠诚根基,用党性修养擦亮忠诚底色,用实际行动彰显忠诚自觉,把对党的绝对忠诚深深融于血脉,确保知行合一、言行一致。沈裕谋指出,要从“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豪言中,深刻领会朱镕基同志的斗争精神,始终扛牢“锐意改革、铁肩担道”的先锋旗帜。勇于担当打好主动战,敢于斗争打好攻坚战,善于创新打好改革战,以“主攻强园富县、坚持人智驱动、推动产城共兴、实现融合升级”为战略引领,努力交出更高质量发展的答卷。沈裕谋指出,要从“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的警言中,深刻领会徐特立同志求真务实的思想内涵,始终发扬“唯真唯实、理性行政”的优良作风。做到唯真,因地制宜,一切从实际出发;唯实,躬身实践、知行合一;唯正,行端影正、清正廉洁。沈裕谋指出,要从“延河铸剑抗敌寇,龙江育才拔头魁”的实践中,深刻领会陈康白同志“科教报国”的远大志向,始终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发展战略。坚持以制造业为本,把制造业作为星沙的灵魂,持续深耕实体经济,坚持科技赋能产业,全力打造人才高地,为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示范区贡献更大力量。推荐阅读

?沈裕谋:深耕实体经济展现新的作为

?长沙县:掀起党史学习教育热潮汲取奋进力量

?大美星沙行

路口花田厝牡丹花海盛开,门票免费送!

■编辑:陈妙荣

■校对:林毅

■责编/制图:洪雨师

■审核:王珏

■资料来源:掌上星沙、长沙县融媒体中心

■由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stjk/stjk/82026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