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最先提出启发式教学思想,提倡学思结合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王阳明

2.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教育著作是()。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雄辩术原理》

D.《民主主义与教育》

3.教育的影响作用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地显露出来,教师的劳动效果最终在学生独立地参加社会实践后才能得到检验,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

B.长期性

C.示范性

D.创造性

4.张涛同学参加了课外机器人小组活动,不久,他对人工智能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说明课外活动()。

A.是学生发展的主要渠道

B.决定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C.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D.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5.主张泛智教育理想,并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的教育家是()。

A.洛克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裴斯泰洛齐

6.在众多教育研究方法中,调查法的突出功能是()。

A.了解教育事实

B.验证因果联系

C.梳理知识体系

D.解决实际问题

7.小学生常常因为好奇而玩弄明火,如果儿童发生烫伤、烧伤的情况,采取的急救措施正确的有()。

①大量冷水冲淋

②红花油涂抹患处

③患处涂抹大酱

④严重送医治疗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8.下列属于负强化现象的是()。

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

B.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

C.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

D.父母奖励考试成绩优异的小红

9.小强很讨厌洗碗,也不喜欢吃蔬菜。于是妈妈立下了一条规矩:如果小强吃饭时能做到多吃蔬菜不挑食,则饭后可以不洗碗。妈妈运用的手段是()。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代价

10.善于迅速地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是意志的()。

A.自觉性

B.果断性

C.坚持性

D.自制性

11.甲同学打扫卫生时打碎了一盘玻璃杯,乙同学偷吃时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认为()。

A.甲同学错误大

B.乙同学错误大

C.两者都没错

D.两者错误一样大

12.李明上课不敢发言,一旦他在课上发言,王老师就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李明的胆怯心理得到很大改善。王老师对李明进行心理辅导时运用的方法是()。

A.强化法

B.示范法

C.惩罚法

D.暂时隔离法

13.小学美育的任务不包括()。

A.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B.形成对于美的爱好

C.发展创造美的才能

D.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14.当一个学生能够自律并客观评价他自己的和集体的行为标准时便意味着能够为新的更好的集体标准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标志着学生的成熟水平大大提高了一步。这是()。

A.教师促成的纪律

B.集体促成的纪律

C.任务促成的纪律

D.自我促成的纪律

15.孙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花的构造时,将各种类型的花的挂图带到了教室,供学生观察学习。孙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A.实物直观

B.模象直观

C.言语直观

D.虚拟直观

16.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同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

B.合作教学

C.小班教学

D.复式教学

17.教师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工厂、博物馆、社区等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称为()。

A.现场教学

B.个别教学

C.课堂教学

D.探究教学

18.在一堂化学课上,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甲烷的结构。这种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习法

D.实验法

19.小张是一位新老师,为了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能力,更好地实施教学活动,他在上课过程中不断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提问与反馈的形式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这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安置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20.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他形象地将学习中不注意复习的现象比喻为醉汉拉火车,边拉车边丢货,到家时只剩下一辆空车。这反映了()的教学原则。

A.直观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22.简述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23.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及其启示。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

某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女同学晓晓最近收到了一封匿名情书,这封情书中表达了对晓晓的喜爱之情。晓晓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就将这封情书交给了班主任王老师。班主任王老师在收到情书后很气愤,决定杀一儆百。于是王老师紧急召开了班会,并在班会上公开调查情书的书

写人。在发现情书是小刚同学写的之后,王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让小刚朗读情书并狠狠地批评了他,小刚感到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便拒绝去学校上学。

问题:

(1)请用德育原则的相关知识评析王老师的行为。(12分)

(2)如果你是王老师,你会采用哪些德育方法来处理情书事件。(8分)

25.材料:

张老师班上的王明同学上课时常发出怪叫声,面对老师的批评和全班同学的哄堂大笑,王明反而非常得意,觉得自己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后来张老师转变策略,在王明发出怪叫声后置若罔闻,并且提前告诉其他同学忽视王明的调皮行为,王明觉得自己的演出没有得到反馈,渐渐失去了兴趣,从此不再发出怪叫声。张老师及时当众表扬了王明的进步,王明从此更加遵守课堂纪律了。

问题:

(1)请结合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分析张老师的教育举措。(10分)

(2)谈谈如何做好课堂管理。(1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试对上文进行文本解读。(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识字环节的教学过程并说明意图。(20分)

27.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长方体?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10分)

(2)若指导五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5分)

(3)依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新授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15分)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有哪些。(10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操练环节的活动并说明理由。(20分)

29.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单介绍歌曲的音乐特点。(10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欣赏该作品,请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该歌曲的学习,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20分)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

动作要点:跳上成正撑时,要直臂挺胸抬头、并腿绷脚面;前翻下时,上体前屈收腹贴杠、低头屈臂拉杠双脚落地。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说明跳上成正撑,前翻下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

(2)如果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并说明理由。(20分)

3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美术设计中的单独纹样?(10分)

(2)如何指导低学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意图。(20分)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考前模拟卷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

孔子最早提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的思想,也是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思想的教育家。

2.C

古罗马的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3.B

教师劳动的长期性指教师人才培养的周期比较长,教育影响具有滞后性。因此题干中教育的影响作用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地显露出来,教师的劳动效果最终在学生独立地参加社会实践后才能得到检验体现的是教师劳动的长期性。

4.C

题干中张涛在课外活动的学习中,对新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说明课外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发展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学校教育决定学生的终身发展,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与的,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5.C

夸美纽斯从他的民主主义的泛智思想出发,提出了普及教育的思想。泛智就是指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为此他编写了很多教材,如《世界图解》。杜威提出新三中心论即儿童中心经验中心和活动中心。洛克提出白板说。裴斯泰洛齐提倡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6.A

调查法的突出功能是了解教育事实。

7.A

如儿童发生烫伤、烧伤的情况,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减低烫、烧伤的严重程度。若伤势较轻.则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涂抹患处,并保持干燥。若伤势较重,经简单处理后,医院进行救治。

8.C

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C项教师撤销对小明的批评,属于负强化。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A项是惩罚。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B项是消退。D项属于正强化。

9.C

负强化是指去掉一个不愉快刺激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正强化是指个体在做出某种反应之后,给予一个愉快刺激(如某种奖励、奖品等),从而增强其类似行为出现的概率。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洗碗对于小强来说是不愉快刺激,妈妈用取消洗碗来强化吃蔬菜的行为,属于负强化。

10.B

意志的果断性是指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境,能够迅速而有效地采取决定,并执行做出的决定。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品质。意志的坚持性是指在意志行动中能否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和障碍,完成既定目的方面的意志品质。意志自制性是指能否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方面的意志品质。

11.A

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是以服从权威为主要特点的。此阶段,儿童思维正在由前运算思维向具体运算思维过渡,以表象思维为主,思维具有刻板性,做判断时只能运用一个标准或尺度,反映在道德判断上的主要表现是单纯以数量判断错误的大小。故处于他律道德阶段的儿童会认为打碎一盘玻璃杯的甲同学错误更大。

12.A

强化法也叫正激励,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13.D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14.D

学生将外部的纪律控制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为,所以是自我促成纪律。

15.B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模象直观指通过对实际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感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录像、电影等。题干中孙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花的构造时,将各种类型的花的挂图带到了教室,供学生观察学习,采用的是模象直观。实物直观是指通过各种实物进行的,包括观察各种实物、标本、实验、教学性参观等。言语直观是通过教师对学生做形象化的语言描述而起到直观的作用。

16.D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

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7.A

现场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科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田地等生产现场或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8.B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在化学课上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这些直观教具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属于演示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或校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19.C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它包括在一节课或一个课题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口头提问和书面测验。这种评价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从而更好地促使教师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安置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目的在于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

20.C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题干中强调学习时要注意复习,巩固已经学到的知识,反映了教学的巩固性原则。

二、简答题

21.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

(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22.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23.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另一方面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教育启示: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告诉我们人有其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在关键期内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的教育,往往事倍功半。因此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题

24.

(1)王老师的做法违背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疏导原则,值得我们反思。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材料中王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让小刚朗读情书并狠狠地批评了他,没有做到尊重小刚,因此违背了该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得他们积极向上。材料中的王老师面对小刚给晓晓写情书的事件,没有耐心地教育小刚,只是狠狠地批评了他,违背了疏导原则。

(2)如果我是王老师,我会采用说服教育法和品德修养法来处理该事件。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认识。我会在私下找到小刚给他讲解早恋的危害,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提高小刚的认识。品德修养法是指教师要指导学生自觉地进行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我会在与小刚的对话中启发小刚反思自己的行为,并说出后续的做法,将思想转化为行动。

25.

(1)张老师主要运用了消退和正强化的原理。消退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王明同学的恶作剧遭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哄堂大笑,对他来说,可以说是一种强化,满足其被注意的心理,从而更加得意。而其后他再次做出同样行为,老师却没有批评他,也就是玉明没有得到以往的无条件刺激,他开始对恶作剧的行为不感兴趣。因此其行为会慢慢消退。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增强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在王明表现好的时候,张老师及时表扬他的进步,运用正强化的原理,增强其守纪律的行为。

(2)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有效利用时间、创造愉快和富有建设性的学习环境以及减少问题行为而采取的组织教学、设计学习环境、处理课堂行为等一系列活动与措施。

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中的人际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应该善于处理师生关系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积极的课堂互动为前提。课堂管理应重视建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为有效地开展教学创造条件。

其次,要做好对课堂群体的管理。群体是指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课堂里的每个学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他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各种群体,包括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其中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教师可以利用群体的动力关系,维护课堂秩序,维持班集体的凝聚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课堂师生互动。

最后,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条件,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减少学习干扰,也有助于学生获得情绪上的安全感。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包括: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合理组织课堂教学;做好课堂监控;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四、教学设计题

26.

(1)本文记述的是一个充满温情的感人故事。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被傣族人民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课文中洋溢着的热情,就像火红的凤凰花,撒满字里行间。作者在人们欢迎周总理的场面描写中,抒发着兴奋和欢悦;在周总理泼水的动作描写中,泼洒着激动和幸福;在文章结尾,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连用三个自然段四个感叹句,表达了人们的激动、幸福和难忘。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凤、凰等12个生字,会写龙、恩等10个生字及凤凰一词。

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借助插图理解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的幸福和快乐,初步体会周总理和人民心连心的感情。

(3)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初知文意

1.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

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小朋友们,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呀!为什么呢?(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回答。师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

2.初读课文。

师:到底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遇到不认识的字先看枫叶上的注音,用铅笔把拼音标注在课文的生字头上。然后多读几遍,会认了,就擦掉铅笔写的注音。

通过视频(或挂图)激发阅读兴趣,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找到不认识的字。

二、自主分类认读,尝试认字

1.大家的生字都会认了吗?师用生字卡(或课件)出示生字,让学生自主尝试识字。学生不会认的带上拼音再读。

凤凰恩敲襟褂

咖啡踩端蘸寿

(1)哪些字你见过?在哪里见过呢?抽生读,全班读。

(2)你觉得最容易认的字有哪些?抽生认,全班读。

(3)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难记的字多读几遍,思考如何记住它,再与全组交流识字方法。

(4)哪些生字所代表的动作你会做?生做一做,再读。

(5)哪些生字组成的东西你见过?说一说,再读。

2.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发音不准的地方,提示出来,再教读。

12个生字,数量看起来较多,但是分类处理,区别对待,就能化难为易。有的字见过面,有的容易认读,这些就不需花太多力气;剩下的是学生觉得较难认的,我们可以多花时间,用多种方式帮助识记,比如做一做动作,说一说词句,这样就能突破难点。

三、朗读片段,检验生字认识情况

师:刚才学的生字在词中、句中还会认吗?

1.生词卡认读。

词卡呈现:

凤凰周恩来恩人敲打对襟白褂衣襟白大褂

咖啡踩伤端正顶端蘸墨水蘸水笔长寿

2.在句子中认读。

师:这几句话,看谁读得更流利。

周恩来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生字加粗或变红)

3.自由读书,检验课文的字都会认了吗?

4.边读书边想,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在文中找到答案;还不明白的,可以向同桌提问。

5.哪一段你喜欢读,读给同桌听。

6.哪一段你觉得难读,请教班上的同学读一读,再自己多读几遍。

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只有将汉字及时纳入词中、句中,并在语言环境里会认会读,才算真正会认,这样的识字也才有真正意义。

四、自主观察,写字练习

1.师呈现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认读复习。

2.生观察第一、二排的6个生字,觉得哪些字不好写,哪个笔画不好写,同桌讨论。

师:我发现这6个字都有点,它们的写法和位置都不一样。大家观察观察,再讨论讨论,看能发现些什么?

(恩的下部分心,三个点笔势都不一样;寿特两字都有寸,可是寸的点的位置不同。)

3.观察讨论后,师范写,生试着练写2个生字。

学生书写质量高低往往与动笔前的观察水平相关联。因此,写字指导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指导,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观察,耐心观察。

27.

(1)长方体及其特征

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

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也都相等。

(2)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①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的有关特征,增强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建立更好的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形成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的良好心态,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②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③教学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印象。

(3)新授环节

①认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的长方体,用手摸一摸,你摸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说明:面、棱(面和面相交的线段叫作棱)、顶点(棱和棱的交点叫作顶点)。

再次课件演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说一说加深印象。

首先从学生的感性认识出发,让学生先用手摸,然后再给出长方体的面、顶点和棱,从整体上明确概念,建立起具象和抽象之间的有效联系。

②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分组合作学习)

A.小组明确目标后自由讨论

教师: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研究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有些什么特征。

B.交流汇报

教师:谁能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汇报一下?

(预设)学生: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教师:你有这样的长方体吗?哪是相对的面?为了描述方便,一般称为左面、右面、上面、底面、前面和后面。

(预设)学生: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教师:你怎么知道的?

(预设)学生:我用剪刀把相对的面剪下来比较;我测量了相对面的长和宽,长和宽的长度分别是相等的。(教师板书相对面相等)

教师:谁能说说棱的特点?

(预设)学生:长方体有12条棱。

教师:可以分成几组?

(预设)学生:可以分成3组,每组有4条,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教师板书相对棱相等)

教师:你用什么办法来证明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谁再说说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

C.完善表格并小结

教师:请你把教材第28页的表格填完整。(学生先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课件演示。)

教师:长方体就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学生明确了概念,再进一步观察、动手,合作学习研究面、棱、顶点的特点,使学生亲身感知长方体这个立体图形,并在学习的过程中调动多感官参与学习,寻求多种途径和方法达到目的,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③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A.提出概念

教师:从长方体的一个顶点出发有三条棱,这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作长方体的长、宽、高。(课件出示概念)

出示两个长方体(相同长方体两种不同的摆放位置),你能指着说一说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吗?

长方体的长、宽、高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摆放的位置不同,长、宽、高也不同。

B.给棱分类

根据这个知识,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呢?同一个顶点出发的长、宽、高为一组,可以分为4组)

④做一做,并认识长方体直观图

A.按教材要求做一做。

B.交流,认识长方体直观图。

教师:你看到了长方体的几个面?都是什么图形?

(预设)学生:(1个、2个、3个)都是长方形的。

学生:不对,从我这里看,它的左面和上面就是平行四边形。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细致。(课件演示直观图)我们在出示长方体的直观图时,除了前面和后面外,常常把其他各个面都画成平行四边形,但实际上是长方形。(教师课件出示立体图,看不见的棱用虚线来表示)

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教给学生识图的方法。

28.

(1)小学英语教师应该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语言知识的传授者,学习策略的促进者,课堂教学的调控者,交际活动的参与者,语言环境的营造者,教学活动的反思者等。

(2)TeachingAims

Knowledgeaim:Studentsshouldlisten,read,speak,writethenewwords:Monday,Tuesday,Weekendandsoon,andthesentencesstructure:Whatdoyouhaveon…?1have…

Abilityaim:Studentscandescribetheweekendfreelyandknowhowtoarrangetheactivities.Andduringthisprocesstheirlisteningandspeakingskillswillbeimproved.

Emotionalaim:Studentscangetinterestedintheirschoollifeandtheirteamworkspiritcanbeimproved.

(3)导入环节:Warming-upandlead-in

①Playthevideoaboutweeksong,andaskstudentstosingwithit.

②Freetalk:Showatimetableandaskstudentssomequestions,forexampleItsnineoclocknow.Whatclassdoyouhave?Afterstudentsanswerthequestions,theteachercandesignafreetalk.Showsomepicturesofdifferentlessonsandencouragestudentstodescribethem.Theninvitesomevolunteerstoshareideaswithothers.

播放歌曲,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便于学生很快进入到英语的学习氛围中。自由讨论帮助学生熟悉本堂课话题,同时明确学习任务。

操练坏节:Consolidation

①Fastreaction

Theteacherusesgesturestoexpress1-7andthestudentsquicklysaythecorrespondingweek.Forexample,teachersays1withagestureandthestudentsquicklysayMonday.

通过快速反应回答出星期的名词,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本课所学单词。

②Groupwork

Studentstaketurnsinagroupoffourtosaythattheylikeandwhytheylikeit.TheconversationcanbeIlikeWednesday.IcanhavemusiconWednesday.

小组讨论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便于英语思维表达的培养。

29.

《小放牛》,F大调,2/4拍,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民间乐曲;作品以唢呐进行演奏,节奏轻快,旋律流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村姑与牧童的对答情境,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的画面,表达了孩子们纯真的感情和充满快乐、自豪的心情。

(2)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河北民歌《小放牛》,感受民间乐曲风趣、流畅质朴、活泼欢快的情趣以及牧童快乐的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聆听乐曲《小放牛》,能听辨出音乐中塑造的村姑与牧童对答的形象,对唢呐表现的人物形象有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哼唱乐曲主旋律,并说出唢呐的特点,记住唢呐的音色。

(3)导入环节

①教师播放赵州桥的图片,并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这座桥吗?(出示图片)谁来描述一下这座桥的样子?

②学生自由回答。

③教师总结: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在大桥洞的顶上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座桥叫赵州桥,位于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它是由隋朝的匠师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

历来有很多歌曲歌唱着这些有名的名胜古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乐曲《小放牛》,听听这首作品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现着赵州桥的故事。

教师通过播放赵州桥的图片以及讲解赵州桥建造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使学生更快地将注意力转回到课堂当中,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益于学生了解课程学习的背景,从而与新课更好地连接起来。

30.

(1)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上杠后直臂支撑、挺胸展腹,绷脚面。

教学难点:前翻时,收腹、贴杠前翻下。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示范和讲解,了解低单杠跳上成正撑前翻下的动作结构,70%的学生在同伴的帮助下基本可以完成跳上成正撑,前翻下动作。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低单杠跳上成支撑、前翻下技术动作的学习,提高身体灵敏、协调、平衡和空间感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相互保护和帮助,树立安全意识,克服胆怯、畏难的心理障碍,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及理由

31.

(1)单独纹样是指没有外轮廓及骨格限制,可单独处理、自由运用的一种装饰纹样。这种纹样的组织与周围其他纹样无直接联系,但要注意外形完整、结构严谨,避免松散零乱。单独纹样可以单独用作装饰,也可用作适合纹样和连续纹样的单位纹样。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花儿的特点,领悟其变化的方法,学会用画的方法表现花儿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赏析图片了解花卉的结构,根据花的种类了解其特征,并学会设计单独纹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提高观察与概括能力,养成勤于动脑的好习惯。

(3)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音乐的同时展示各种花卉图片,引导学生赏析。

教师引导观看并引出课题:自然界中最为争奇斗艳的莫过于鲜花,形形色色的花朵总是给我们带来愉悦或惊喜,今天我们也要用灵巧的双手来创造出美丽的花朵——花儿朵朵。

通过音乐与图片结合的方式导入课题,简洁明了,更加直观地展现本课内容,调动学生积极性。

环节二:欣赏分析,观察探索

教师展示一些花卉纹样的作品,引导学生赏析,并思考问题:说一说它们运用了怎样的表现形式?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绘画形式、剪贴形式。

教师继续将作品分发到各个小组,引导学生赏析,并观察花卉结构。

小组观察并交流。

教师总结:花卉是由花瓣、花蕊、花萼、花托、花柄构成的。

为了更好地认识花儿的结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

环节三:实践练习,展示评价

①教师引导学生赏析向日葵、百合花等图片并分析其结构。

继续展示对比图片,引导观赏,并思考:图一、图二和图三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方式进行变化?

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根据花儿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夸张、简化、添画等方法进行变化。(单独纹样)

教师继续提问:这些纹样的用途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单独纹样可以单独用作装饰,也可用作适合纹祥和连续纹样的单位纹样。

②学生实践,展示评价

a.教师提出作业要求:根据花儿的特征设计一种单独纹样。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实践创作。

b.组织学生组内欣赏,评出最佳设计奖,进行作品展示。

为了更好地体现本堂课的重难点,展示对比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

环节四:小结作业

展示花卉连续纹样的图片,引导学生课后探究连续纹样的制作方法。

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stjk/stjk/820292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