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北京新学年教育领域有这些变化

北京医治荨麻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719/9204186.html

首都教育

新学期马上就要开始啦

师生家长们都准备好了吗

本学期开始

教育领域将迎来一系列的变化

小编先带您了解一下

1

9月起全市各区都将开展

教师交流轮岗

在今年市政协举行的“进一步推动‘双减’政策落地,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市政协主席年度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全面推进“双师课堂”建设,拓展优秀校长和教师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今年9月秋季开学后,全市所有区都将开展教师交流轮岗。

交流轮岗对象

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校长(干部)教师。

1校长层面,交流轮岗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正、副校长。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任职满6年的正、副校长原则上应进行交流轮岗。

2教师层面,交流轮岗的对象为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在编在岗教师。凡是距离退休时间超过5年的,并且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6年及以上的教师,原则上均应进行交流轮岗。

交流轮岗的主要形式

包括区域内校长交流轮换、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三个维度。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1城区完善学区(教育集团)改革,着力推进跨学区(教育集团)交流轮岗。优化学区(教育集团等)结构,努力实现学区(教育集团等)区域内全覆盖(过去的以单一学校、班级为孩子提供服务的供给方式,调整为学区集团的供给,让孩子能够享受到更多的资源,见到更多的老师,这实际上是供给主体的变化)。从缩小区域内校际差距的实际需要出发,在推进学区(教育集团等)内校际间师资均衡配置基础上,重点推进全区范围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

2远郊区全面推进交流轮岗。在全区范围内,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交流轮换,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均衡配置,普通教师派位轮岗。

除此之外,在校际、集团之间,甚至区域之间,通过双师课堂等方式将优秀的老师、学科课程和作业布置向薄弱学校和地区输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

2

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

过程性考核即将开始

新学年,北京市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过程性考核将会与大家“见面”。今年升入八年级(初二年级)的同学们,马上就要参加年下半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统测。

体育与健康过程性考核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修订)》进行考核,考核时间为四、六、八年级(初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部分是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时间为八年级(初二年级)第二学期。具体时间由各区确定。

体育过程性考核的内容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修订)》确定,该标准由教育部确定、全国大中小学统一适用。

3

35条“通学”定制公交9月开通

为解决广大家长的接送难题,北京定制公交目前正在征集通学线路需求。申请通学服务有两种方式:

1按照学校、家委会乘车需求,提供住处往返学校、只服务于同一所学校的线路,通过设置“白名单”,社会乘客不能随意加入。(目前,服务初高中学生的定制线路,均采用“白名单”模式。)

2学校、家长提交线路需求,满足开线条件即可开通线路,学校及周边目的地出行人员均可购票乘坐。

从目前线路征集、设计情况看,已经有35条线路、78个班次将在9月开通,服务的学校包括清华附中、北京八中、北京三十五中及北大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等。

4

义务教育新课标

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今年,教育部发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课程标准(年版)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等进行改革,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强调加强学段衔接,并将于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在课程方案方面

1完善了培养目标。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要求,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从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明确义务教育阶段时代新人培养的具体要求。

2优化了课程设置。整合小学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和初中原思想品德为“道德与法治”,进行九年一体化设计;改革艺术课程设置,一至七年级以音乐、美术为主线,融入舞蹈、戏剧、影视等内容,八至九年级分项选择开设;科学、综合实践活动开设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落实中央要求,将劳动、信息科技及其所占课时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

3细化了实施要求。增加课程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基本要求;明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课程实施职责、制度规范,以及教学改革方向和评价改革重点,对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健全实施机制,强化监测与督导要求。

在课程标准方面

1各课程标准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为本课程应着力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体现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要求。例如,道德与法治课程明确了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培养要求。

2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技能,精选、设计课程内容,优化组织形式。涉及同一内容主题的不同学科间,根据各自的性质和育人价值,做好整体规划与分工协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要求。

3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课程内容,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4增强了指导性。各课程标准针对“内容要求”提出“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了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注重实现教、学、考的一致性,增加了教学、评价案例,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

5加强了学段衔接。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依据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在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把握课程深度、广度的变化,体现学习目标的连续性和进阶性。了解高中阶段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5

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的

一门独立课程

在教育部印发的最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同时发布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年版)》中明确,今秋开学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

什么是“劳动课程”?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丰富开放的劳动项目为载体,重点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用于活动策划、技能指导、练习实践、总结交流等。同时,这门课程注重评价内容多维、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主体多元。

▲既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stjk/stjk/82029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