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分享】如何把握1节早教课,让孩子健

【早教分享】如何把握1节早教课,让孩子健

同样45分钟的一节早教课程,为什么有的宝宝参与度高,表现很出色?有的宝宝就反应平平,甚至完全不在状态?原因不在孩子,看看家长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就知道区别在哪里了。上早教,别让下面这些说法和做法毁了孩子!

  1.孩子那么小,不需要早教!

  怀胎十月的时候,相信各位爸爸妈妈就开始每天热情高涨的给腹中的孩子做胎教,抚触、交流、放音乐……,怎么出生以后反而觉得孩子太小,不需要正确的科学教育了呢?

  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普洛夫说过:“当孩子出生后第三天开始教育,那么你就已经晚了两天”。早教重不重要,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可以找到答案,他倡导全民早教,让更多美国公民能够享受政府提供的早教服务以便提高公民素质,难道家长你还觉得你的孩子太小不需要早教吗?

  2.小朋友在教室里跑圈圈,老师就应该阻止Ta!

  老师对于宝宝在课堂上跑圈圈此类看似没有秩序性表现的处理方法是分情况的。10-16个月的宝宝,对走这个动作还在自我体验的感知阶段,如果直接阻止小朋友通过跑的方式探索,有悖于孩子的生长规律。相反,老师会用有趣的方式去引导他,比如音乐课上正在探索乐器,如果有小朋友在跑圈圈,老师就会说:“多多喜欢跑,那我们就拿着乐器站起来,跟多多一起跑着玩手里的乐器。"当小朋友看到大家都在跟他做同一件事情时,他就会被吸引并逐渐融入和跟随。

  2岁半到3岁的宝宝,正在经历叛逆的2岁和恐怖的3岁,是需要建立规则感的阶段,如果选择去压制约束TA的行为,只能换得孩子暂时的妥协,Ta从内心上并不完全理解。老师在课堂上不会放任宝宝随心所欲,会先肯定和包容Ta的情绪,再给一个方案让Ta自己选择。

  比如老师会先用“YesEnvironment”一个肯定的方式,去理解宝宝为什么跑,可能平时孩子在幼儿园比较压抑,而贝迪堡是个比较Free的环境,孩子来到贝迪堡会用跑的方式来表达高兴的心情。老师会说:"我们知道你很高兴,但是你一直跑的话,老师玩的游戏你就玩不了了哦!"如果说了好几次小朋友还不能停下来的话,就会告知Ta一些规则性的东西。比如说因为TA在跑,没有参加到课堂上好玩的活动,所以老师下课时不能给你盖章,通过这样的方式让3岁的小朋友认知并承担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

  3.我的孩子一进教室就哭,Ta不喜欢这儿!

  宝宝第一次进教室哭,这很正常。新环境对有的宝宝来说是一个不太有安全感的地方。如果家长经常带宝宝出去跟同龄的小朋友互动,宝宝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比较强的话,哭的可能性会更小一些。

  还有些家长上了几节课,不分场合当着孩子的面就说我的孩子不喜欢学校,不喜欢什么课,不喜欢哪个老师。首先,家长没有仔细观察小朋友的反应和他自己的需求;其次家长的引导是有问题的;最后,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小朋友的判断。

  早教中心是一个集中而自由的社交环境,小朋友刚开始可能会有恐惧感,家长的态度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宝宝害怕这个环境家长就放弃,那以后上幼儿园怎么办呢?进入社会以后,不想去接受的东西就选择逃避吗?所以,家长的正确做法是鼓励和陪伴小朋友尽量融入新的环境。

  我们有一个真实案例。有个小朋友一上课就哭,从8个月哭到1岁,哭了整整三个月。但是妈妈在听了老师的建议和分析后,坚持每周都来,中途从未间断过。三个月后的一次课上,宝宝突然变得很开心,参与度特别高,从此渐入佳境,妈妈都觉得很神奇。可见宝宝能不能克服内心的恐惧和不完全感,家长的做法和态度是很重要的因素。

  4.早教课没什么效果,宝宝上了没变化!

  爸爸妈妈要先弄明白,早教的主体是谁?孩子还是家长?有些家长认为,小朋友上课以后必须要有一个展示,比如会唱一首歌,会画出一只小狗,会说一句英语之类的。要知道,早教主体更多的是家长。家长带宝宝来到贝迪堡上课,学习和宝宝更有效的亲子互动方法。

  质疑效果的家长可以先反问下自己,你有坚持每周带孩子上课吗?持续上课很重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回家以后真的有跟孩子一起复习吗?每节课后,家长是否有回家跟宝宝互动?其实,这样做就是希望加强家长的参与,让课堂上的育儿精髓得以延伸。从课堂到家庭,这本来就是早教的最佳途径。

  有的妈妈下课会主动向老师学习上课的歌曲,以便回家唱给孩子听;还有些家长会加老师的   作为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长您是被动学习者还是主动学习者呢?

  5.我的孩子中文都还说不清楚呢,说英文Ta搞不懂的?

  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面时,我们就在用语言和音乐跟Ta做交流了!就像宝宝一生下来我们就会跟他说话,这就是一个外界输入,小朋友吸收并逐步输出的过程。

  贝迪堡采取双语教学,并不是在教小朋友说英文,而是给他们提供英语的语言环境。很多家长在小朋友三岁以后就会给宝宝选择英语兴趣班,从小在双语环境中浸润过的宝宝,适应起来会非常快,因为Ta本能的会感觉这种语言很熟悉不会有排斥和抵触心理,一些简单的语句宝宝也能快速听懂。

  所以让宝宝从小接触英语也是为今后的语言发展做铺垫,那种所谓多语言环境会让孩子延迟说话的说法早已经过论证是错误的。

  6.爸爸是教室里的透明人!

  有的爸爸在课堂上会坐在一边旁观或者玩手机,老师去邀请他和宝宝一起互动,爸爸就会摇头不参加。大多时候会像个观众一样看着,让宝宝什么事儿都找妈妈。

  教育是父母两个人的事儿,爸爸平时陪伴宝宝的时间本来就比妈妈少很多,所以请珍惜课堂上的45分钟。我们发现父母双方都很投入的小朋友,Ta的参与性和表现力都要强得多。所以父母希望孩子是什么样子,自己就需要以身作则。如果你抱怨自己的宝宝不像其他孩子那样积极参与活动充分表现自己的时候,先反查一下自己有没有这样做过表率呢?

  7.反正这周的主题和上周是一样的,这周我们就不上课了!

  贝迪堡的教学理念有一条就是遵循的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反复练习原则,即一项活动要对宝宝重复多次以上,才会形成一定的记忆,更小的小朋友甚至要重复更多次。有些早教机构的课程主题每周都更换,制造这样的新鲜感主要是迎合家长的需求而不是出于对孩子的成长帮助。

  对小朋友来说,重复性学习的好处还在于,第二周在熟悉的环节中,宝宝能够预见到自己上一周的探索活动出现的结果,对于宝宝自信心的建立有极大帮助。并且,老师在每周开展活动时也是带着变化性的重复,让孩子在熟悉和自信中感受小小的挑战,从而获得体验和自信。

  贝迪堡的每节课都是根据孩子的发育阶段精心设计,跳着上课就意味着剥夺了孩子一次又一次在练习中建立自信的机会。

  8.请假,请假,随意请假

  爸爸妈妈每天好忙碌,今天要加班开会,明天要应酬客户,后天要和朋友聚会,大后天要美容要逛街要健身……就是没有时间陪着孩子来上课。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日程表,会把认为重要的事情和重要的时间保护起来,为什么每周才45分钟—90分钟陪孩子上课这么重要的事情永远被排在所有安排中最后一项,难道陪伴孩子的成长是最可有可无的日程安排吗?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不可逆转、没法弥补,请珍惜!

  9.一个宝宝上课N个陪伴人

  贝迪堡的课堂原则上是1个家长陪伴1个宝宝进教室上课,为了鼓励爸爸妈妈作为直接陪伴人,我们是允许爸爸妈妈都进入教室陪宝宝。但有些时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都想进去,甚至一个孩子4个家长都在里面,老师请了好多次还是执意不出去。我们可以理解老人的心情,想知道我们上课的内容是什么?小朋友的反应是什么?不想错过孩子成长的每个点滴。但是这样会造成课堂上很拥挤,影响上课的氛围,宝宝的专注力也很容易被分散。

  所以,如果老人实在想进去陪宝宝上课,可以和妈妈上半场下半场交换着来。但我们的建议是一个人重头陪到尾,这样对宝宝上课情绪和互动的连贯性也有帮助。

  10.对于孩子之间的小摩擦过度反应

  小朋友之间有一些小摩擦很正常,有时候是无意识的。有的家长会很生气地指责小朋友,就算对方家长道了歉Ta的态度还不依不饶。大人应该多一些体谅和宽容,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小孩之间的这种无心之举只会给宝宝造成紧张和压力。

  还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孩子有招惹到其他宝宝,就立刻很紧张的大声呵斥宝宝,甚至当众打孩子。孩子完全被家长的态度吓到了,情绪更加失控。家长不妨耐心温柔的告诉孩子不应该这样做,并主动向对方宝宝和家长有礼貌的致歉,给孩子做个好榜样。遇到孩子的纠纷态度一定要冷静淡定,不要以暴制暴,让宝宝的心灵受到伤害。

报名方式:

编辑“宝宝姓名+宝宝年龄+联系方式+家长姓名”至官方







































白癜风早期治疗
治疗皮肤病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yrjy/80033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