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和幼儿园的区别是什么

最近好多家长问我们这些问题

来详细对比和了解一下早教和幼儿园的区别

这次不花俏

正正经经地来一篇干货给各位对比一下

早教的职责就是要让孩子在能力上提高

所以课程就显得更重要;

幼儿园的职责更倾向于创设良好的环境

所以硬件就显得更重要。

早教可能大家还不是太熟悉

但在国内幼儿园却是宝宝的必经过程

文章有点长,听个歌慢慢往下拉

首先,早教针对的年龄是0--3岁,早教教师是专业学习0--3岁宝宝的发展特点以及敏感期有哪些表现和应对办法;

而幼儿园针对的是3--6岁的幼儿,幼儿教师专业学习的是3--6岁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能力的发展;

有很多妈妈搞不清楚,早教托班和幼儿园托班到底有什么区别?现早教专家告诉您它们的区别。

区别一

亲亲宝贝快乐全天班

1、家长送宝宝上亲亲宝贝,不仅可以学到独立的学习能力和生活小本领,而且早教更强调亲子的互动,通过一对一的沟通,让家长掌握亲子教育的方法和技能,成为合格的家庭教育者。

2、授课老师接受专业的亲子早教教材的课程培训,了解3岁以下宝宝的心理和敏感期的特点,以及他们各个阶段行为能力的发展。

3、入园后老师会根据每个宝宝在园的不同表现,发展个性化教育,并通过了解宝宝在家接受的教育情况,和家长及时沟通,以达到家园共育。

4、早教托班,老师会引导宝宝初步学会交往,包括与老师的沟通能力,与小朋友的和谐相处,锻炼宝宝独立入厕,独立用餐,会自己穿脱衣物,为3岁以后幼儿园的大集体生活打好基础。

5、每天有不同课程的安排,主要以育乐,奥尔夫音乐,妙事多,手指游戏,创意美育,感统训练等符合宝宝年龄段特征的课程,在游戏和玩耍中让宝宝们学会很多的小本领,课堂气氛活跃,轻松。

幼儿园

1.教师依然是根据3~6岁幼儿的发展特点实施教育,是单纯教育孩子并学习的地方。

2、配备有幼儿教育专业的老师,要求掌握3岁以上宝宝的心理及特点。

3、所授课程为教育部统一的教材,每天正式上课,主要以3岁以上宝宝的读,写,听等能力为主,为上小学打好基础。

4、托班宝宝年龄都不到3岁,自理能力还不够,语言能力相对较弱,更难适应幼儿园3--6岁的教育模式以及集体生活。

“区别二”

对家长的影响不同

幼儿园是针对3~6岁幼儿实施教育,早教机构的教育对象则是0~3岁的宝宝及其父母。现在父母的教育方法大多都是继承上一辈,即使想用先进理念,但是也没有成功经验,早教中心就成为一些年轻家长们的取经之地。不少上过早教的家长都有这种体会,孩子上早教不一定具体学到什么,反而是自己通过参加活动、跟老师交流,学到了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经验。

通过和孩子共同的早教教育,许多家长也发现了孩子的一些特性,注意到以前没有留意的地方,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更有针对性的启发孩子智力,培养孩子的兴趣和才艺。但是幼儿园则是单纯地教育孩子的地方,为生活和工作奔波的年轻家长们把它当作了儿童寄存处,跟老师的交流很有限,家长从幼儿园里学到的教子经,一般都是通过小孩子的经历和感受间接体验的。

“区别三”

教育理念不同

早教是父母引导孩子,指导师们跟随孩子的兴趣点,幼儿园是老师教孩子;

早教的效果不是孩子听话或乖乖的坐着,我们更在乎的是孩子处理信息的速度,举一反三的能力,适应力,是宝宝潜能的开发,而幼教更多的是知识技能的学习,但技能学习的好坏恰恰是开发的潜能来决定的。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教育的最终目标,老师围绕此目标开展德、智、体、美教学。所以,幼儿园教育着重于给与孩子适合其年龄水平的教育,并为上小学打好基础。

早教机构比较普遍的教学理念是立足于宝宝一生发展的教育,也就是在0~3岁大脑发展的敏感期,通过各种训练促进宝宝各方面的发展,为其一生打基础。可见,早教机构无需为具体的学习阶段做准备,更多的是培养宝宝良好的性格,加强宝宝的身体协调性与运动能力,并且让宝宝学会与人交往的能力,为上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打好基础。

早教托班是为了让宝宝3岁以后上幼儿园有更好的表现,在幼儿园其他的宝宝还在渡过分离焦虑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上过早教托班的宝宝,已经能顺利的步入幼儿园的生活模式了。

“区别四”

课程形式不同

早教是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进行设定的课程教学,每个孩子在每节课学到的知识点都是不同的;在亲亲宝贝的课堂中,包括音乐运动智力认知,社会交往,自信心,语言表达等多方面又将课程以游戏等形式完成,孩子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幼儿园是统一的课程让所有孩子学习,孩子是被动的受知者。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时间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以一个学期为一时段,每周一至周五在园。而早教机构的教学活动时间以3个月/一个季度为一时段,家长可以带孩子定期参加早教机构组织的集体游戏活动。

一般的早教机构每班约10-14个左右孩子,幼儿园每班至少20多个孩子,多则甚至40多,这样的班级密度,孩子受知时间和度都非常少。

KISSBABY

举例

1

沟通解决问题

遇到任何问题都需要用沟通来解决。出现了问题怎么做呢?

A孩子们到了幼儿园同时想要一个玩具,怎么办呢?

答:询问小朋友是否能玩,得到肯定的答案,如何回应;

孩子得到否定的答案,尽量让孩子自己先处理,孩子处理不了,老师再去引导,比如引导孩子想更多理由去说服,或者让她自己处理内心的失落感,接受自己的感受。

2

情商亲善

B吃完饼干去玩开火车游戏。

有的孩子吃的慢,吃的快的小朋友要不要等等慢的小朋友,慢的小朋友知道别人在等她,会照顾别人的感受。

培养孩子们换位思考,站在别人角度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有互换性思维了,而不是3岁之前的单维思考问题。

3

团队合作协助

C三个小朋友一组做披萨,需要做三件事情:刷颜色、涂胶水、粘形状,同一组的三个小朋友需要讨论分工,分别做什么。

两个小朋友都想涂胶水,就需要其中一个小朋友学会退让,其实,学会退让的孩子才是最有社交能力的孩子。

比如分组画画,指导师给了红色和绿色两种颜色,一组只能用一个颜色,哪个组先达成一致,就先发给哪组。

牺牲自己的利益和想法,指导师会请小组成员给妥协的小朋友鼓励和感谢。妥协的小朋友,很平静的接受,其实她具备消化情绪的能力,很棒的!

4

好奇心探索

D科学试验的环节里,有一只好奇箱子,什么也看不到,但是可以把手伸进去摸,猜箱子里是什么东西;

或者在五个杯子里分别装上醋、蜂蜜、苹果汁等液体,让孩子们闻杯子里的东西,猜猜是什么。

别忘啦,好奇心是获得知识的第一步哦!

有人持续跟进调查全球强企业CEO身上的品质,结果,发现他们都保持一颗不断探索的心态,有不断尝试的精神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黄金周腾点时间给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治疗那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yrjy/80040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