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OLINGUARE,NICOLESPRINKLE,RANDYKULMAN
编译/听香
编辑/果酱
日常生活中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其实很多。比较常见的事例是,当你在一堆杂务中忙得团团转,孩子又不停的在旁边大吵大闹,此刻,一集《小猪佩奇》绝对是快速解决问题的良方,如果不够,那就两集。
此外,作为对孩子取得进步的奖励,让ta可以多玩一会儿手机或多看一会儿动画,可能比很多其他奖励更有吸引力,重点是,方便易得。
所以很多家长不知不觉中其实已经在“依赖”电子产品了。也许你会说,孩子看的是早教节目,只要能够控制时间,对孩子也有益处,真的是这样吗?
早教节目的利与弊现在中国国内市面上有非常多早教视频节目,最小甚至能覆盖到7个月大的婴儿,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这种趋势也是愈演愈烈。我们来看看专家们对此是什么态度。
美国儿科学会在指南中提到,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视频节目确实有益,例如“芝麻街”就能够确实提高3-5岁年龄段儿童的认知、识字和社会认识,而且它们还可以在预防儿童健康问题和发展需求变化的方面上起到一些积极性的作用(看看芝麻街是怎么帮孩子客观认识“自闭症”的?)。
图片来源:《芝麻街》
不过能做到这一步的优秀节目真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早教节目或app,基本是在教孩子死记硬背一些学术技能,很多甚至脱离了系统的课程和学习,并且很少能够遵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轨迹来设计。
年美国儿科学会经过大量调查得出了“2岁以下儿童不适合看电视的”结论,在去年6月份之前对于2岁以下孩子看电视这件事儿ta们是完全不支持的。
不过果酱也曾在多篇文章中提过,去年6月份儿科学会修改了这条建议,新出的建议中,除了还是不支持18个月以下的孩子看屏幕之外,对于2岁前的儿童主要有两个重点:首先,孩子盯着屏幕的行为应该是与其他人互动相结合起来的,例如视频聊天;其次,一定要适度。
要知道,对于18个月以下的孩子来说,《天线宝宝》正着放和倒着放根本没啥差别,ta们是分不出来的……但是“自己盯着屏幕看”和“父母一起陪着看”就完全不同了。在与成人交流的时候,从眼神到动作,孩子都在不停的与对方互动,这样发生在真实场景下的互动能够大大的帮助ta们提高认知。
电子产品会导致多动症?那么电子产品对于孩子的注意力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先来看家里很常见的一种情况:电视开着,孩子坐在电视前面玩自己的玩具。
有研究人员观察过类似场景下的孩子,发现就算ta们自己玩得挺嗨,看起来注意力似乎完全没有在电视上,但实际上还是每隔一会儿就会看一眼电视画面,大概也就是几秒钟吧,1分钟内也看不了几眼。
但正是这每分钟都看上几眼的电视,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专注力,要知道,集中精力来玩玩具和每分钟都转移一下注意力来玩玩具,效果可完全不同,这跟你做作业的时候爹妈不断找借口到你旁边转悠试探是一个道理。
图片来源:generalsearch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