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育儿宝宝五大动作发展与训练收藏

翻身

1.发展月龄

  多数宝宝能在3~4个月大时脖子硬挺,5~6个月大时出现翻身动作,通常父母在宝宝3~4个月大时,可以注意到宝宝是否能够顺利抬头,或是抱着宝宝时,宝宝的头会不会轻易晃动,若父母感觉宝宝软趴趴的,或许是宝宝出状况了,至于5~6个月大的宝宝,父母可在为宝宝换尿布或换穿衣裤时,注意宝宝是否有出现想翻身的动作。

2.发展表现

  欲观察宝宝是否开始会翻身,爸爸妈妈可以先观察宝宝下半身的动作,当宝宝伏趴在床上时,其中一只脚会不断地想往另一只脚的方向翻动,意图让自己呈现翻转身的姿势。不过,宝宝包着尿布及穿着厚重时,就不太容易能看到他翻得过身的动作,所以父母也可在宝宝没穿尿布的时候进行评估。

3.父母可给予的帮助

  对于发展迟缓或颈部支撑力不足的孩子,爸爸妈妈可轻轻拉着宝宝的双手,带领宝宝坐起来,藉此训练宝宝头部与颈部支撑的力量。

当宝宝平躺时,父母也可以把孩子的脚抬起来,用双手手掌轻轻推宝宝的脚掌(类似互相施力的感觉),此动作可加强宝宝的双脚力量,进而加强肌肉张力发展,或许有利于翻身。

学坐

1.发展月龄

  中国人有谚语“七坐八爬”,大部分的宝宝会在7个月大时学会坐姿,有些孩子可能在6个月大就已经能够自行坐着,少数则于9个月大才学会,但父母不用太担心,孩子的发展状况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也有宝宝还不太会坐就已先学会爬行,都属于正常状况,顺其自然即可,且最新进的医学研究也显示,顺其自然地照顾法,不揠苗助长是最好的照顾原则。

2.发展表现

  这个阶段才刚学会坐着,所以有些宝宝会呈现无法坐稳5秒钟的坐姿,接着身体逐渐向前倾,如果倾倒了就无法自行恢复坐姿,有时须等到8、9个月大时才能不依赖任何辅助,才可自己坐得很稳。

3.父母可给予的帮助

  宝宝刚学会坐的时候,爸爸妈妈应注意不可让宝宝坐太久,以免为脊椎带来负担;事实上,孩子不太可能因为坐太久而造成脊椎侧弯等问题,但如果宝宝原本就有骨骼方面的问题,坐太久恐怕会导致病情恶化。

  若要训练宝宝坐姿,家长可在空旷的地方铺上干净的毯子,再让宝宝坐在毯子上,接着放一些玩具在宝宝前方,并引导孩子抓握眼前的玩具,便有助于让宝宝越坐越稳。此外,有些父母经常让宝宝坐在床上,但已经学会爬行的宝宝,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跌落至地板,所以宝宝一定不可离开照顾者的视线。

爬行

1.发展月龄

  8~9个月大的宝宝,几乎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坐稳,坐着时能够将身体挪向有兴趣的物体,并学会独立向前爬。

2.发展表现

  宝宝学习爬行的初期,经常以同手同脚的方式移行,两只脚甚至会同时移动,且身体无法离开地面。待9个月大时,神经肌肉发展较为成熟,身体才有办法离开地面,并两手前后交替往前爬行;有些宝宝动作发展会不经过匍匐爬行的动作。

3.父母可给予的帮助

  待宝宝学会爬行后,世界也变得更为宽广,父母一定要为宝宝准备安全的环境,让他可以尽情探索,例如铺上地垫、选购体积较大的玩具、为容易导致伤害的家具进行保护措施。不过,不少家长会出现这样的疑惑:“地垫材质可能含有塑化剂,避免铺地垫是否对宝宝比较好?”地垫所含的化学因子,让家长避之唯恐不及,但如果不铺地垫,宝宝在地上又会受伤;因此,对许多家长来说,究竟要不要铺地垫实在伤透脑筋。

  当宝宝学会爬行之后,通常都很喜欢在客厅及卧室里爬上爬下,有些大理石地板或木制地板,对宝宝来说就显得特别危险,一旦不小心从椅子或床垫掉落,极有可能会受伤流血,基于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仍建议家长为宝宝选购地垫,才可预防宝宝与坚硬的地板直接碰撞,但父母在选购时,一定要特别注意材质及出产地,避免颜色鲜艳与严重刺鼻味的产品,若商品成分合格,基本上都不会对宝宝产生特别的伤害。

  此外,电风扇及暖器这类电子产品,要在外层加装防护网,避免宝宝将手指头伸进去,造成切伤或烫伤;并于插座外层装上插座安全盖,预防宝宝发生触电等危险,电线及延长线也须放置在宝宝无法碰触的高度。

站立

1.发展月龄

  宝宝在10个月~1岁3个月之间,逐渐学会站立,甚至还能双手扶着家具移动几步。

2.发展表现

  宝宝学会站立之后,活动力会比往常明显增加许多,自己坐着、拿汤匙等动作,都不再是难事,爸爸妈妈可以为宝宝准备儿童餐椅,一边开始训练宝宝的精细动作,让他学习用汤匙把食物送进嘴里。一开始也许会将食物洒满桌子或地上,但这是发展过程中必经的过程,父母不妨在桌子及地面铺上报纸,多鼓励宝宝学习自己吃饭。

3.父母可给予的帮助

  此阶段的宝宝,大部分已经快要完成所有的动作学习,爸爸妈妈在和宝宝玩的时候,可以让宝宝的双脚站在自己的双脚上,或是将宝宝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让宝宝以站姿玩玩具,藉此训练双腿耐力及身体的平衡感。

走路

1.发展月龄

  学会站立之后,宝宝就开始能自己走路,通常过了1岁3个月大,就可以走得很稳,有些宝宝甚至能走得很快,父母牵着走时,也可以爬一些简单的楼梯。

2.发展表现

  宝宝开始走路之后,会对外在环境非常有兴趣,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将细小的零件往嘴里放,父母须比之前更小心监督。此外,有些爸妈可能发现,宝宝在学走路时,似乎会出现垫脚尖的动作,医师表示,家长可观察宝宝垫脚尖走路的频率,如果并非持续状态,通常在3岁之后都会逐渐稳定;但若长时间以垫脚尖的姿势走路,且用手刺激宝宝的脚掌时,宝宝的脚掌属于僵直性,或许和小脑方面的发展有关,建议请医师诊断评估,才能确认是否有病理方面的问题。

3.父母可给予的帮助

  宝宝一旦学会行走,到处乱走是必然的情形,2~3岁时甚至可以适应设计较复杂的楼梯,此时父母必须特别留意不要让宝宝走到阳台上。家中窗户应装上安全锁或护栏,且窗台及阳台栏杆高度不可低于厘米,若住家位于10层楼以上的高度,两者则不可低于厘米,阳台栏杆的间距皆须小于10厘米;窗户附近也不可放置寝具、矮柜、桌子、椅子等容易让幼儿攀爬的物品,以免宝宝藉此爬到窗外导致坠楼危机。

  此外,宝宝在学走路的过程中,有时头部会不小心撞到桌角或从床上跌落,所以头部受到外力撞击等事故伤害,也是学龄前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有鉴于此,建议家长在选购室内桌椅时,应尽量挑选圆弧边缘,或使用防撞边条及防护桌脚,避免宝宝走动时撞到尖锐的直角而受伤流血。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爱贝佳母婴在线专家课堂在线试听早期教育及亲子游戏等课程









































白癜风能治好么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yrjy/yrjy/80036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