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倡导孩子一出生,家长就可以给孩子阅读,讲故事,用正常的语气和词汇与孩子交流。好多家长听了以后觉得不可理解:孩子刚刚出生,一丁点大,根本听不懂,这样做有点可笑吧。
其实,要是家长能积极思考一下,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试想,“胎教”这个词,我们已经在好多年前就听到过,好多妈妈在怀孕期间也或多或少的受胎教理论的影响,多读些好书,多看些好的画面,多听些好的音乐。即使他们不清楚这些到底会给宝宝带来多少的潜在影响,但有个美好的愿望总是好的,而且这么做也并不复杂。所以,年轻的爸爸妈妈对“胎教”这个理念不排斥。
但一说到0岁即开始的早教方案,很多家长就嘀咕了,这也太早了吧?这不会是拔苗助长吧?
我总喜欢问家长:“宝宝刚出生时,说什么语?”家长会说:“刚出生哪会说话啊?”我说:“对啊,对于刚出生的婴儿来说,无论你说什么,其实对孩子来说都是一门极其高深的外语,孩子都听不懂,但家长不会因此就不和孩子说话呀。家长肯定还是不厌其烦的、充满温情的对宝宝说,爸爸妈妈是多么的爱他,宝宝是多么的漂亮,多么的可爱。这种状况要持续好几个月,直到孩子有反馈,开始丫丫学语。”
孩子的语言学习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如果了解了这个过程,家长还会觉得孩子刚出生就听故事,父母给孩子阅读是件徒劳的事情么?越早用优美的、正式的词汇充满激情地与孩子进行交流,孩子就受影响越早,对他的语言发育也越有促进作用。
对孩子的语言发育可以积极影响,对孩子的视觉、听觉的开发也是这个道理。俗话说婴儿一年等于成人十年,这种早期的训练和塑造给孩子的影响可能贯穿其一生,究其原因是,因为婴儿期是大脑快速发育期,开发孩子的语言、视觉和听觉能力,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开发孩子的智商。这也是我们的早教理论基础。
针对孩子发育特点,在0-3岁阶段语言敏感期,着重开发孩子的视觉、听觉以及语言模仿能力,表达能力,进而强化孩子的记忆力和专注力。这是比较符合孩子早期生理发育特点的,即幼儿早期右脑功能极其强大。
不过开发0-3岁幼儿的智力,最有效的途径并不是报名参加每周一两次的课程,而是父母要设计一个适合家庭教育环境,并制定一个可以量化执行的计划,父母身体力行亲自参与,散播兴趣的种子。而尤为重要的是,要为婴儿选择最有效的信息刺激大脑神经的发育,同时要尽量避免那些不良信息印入婴儿的大脑网络。而最大最多的“不良信息”,就是爸爸妈妈们互相冲突的教育理念,以及年轻父母与长辈之间的教育理念冲突。所以教育孩子其实应该先培训,后上岗。
“家长”这个职业,其实最需要培训啊。年轻的爸爸妈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白癜风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