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早期教育是孩子终身幸福的根基

编者按

如今,由于工作节奏加快、社会交往增多,许多年轻父母都嫌自己带孩子麻烦、误事,都想把小孩交给老人、保姆看管,等孩子长大了,麻烦事少了,再接回家自己看管。可是,这些年轻父母的如意算盘真的很“如意”吗?

五明齐家项目课题组专家认为,成人大部分极端行为(如犯罪),都可追溯到6岁之前家庭教育出问题所导致。或者说是人格抚养缺失所导致。

根据心理问题滞后反应规律,行为问题表现具有滞后性特点,今天的行为是果,今天的果,都是有因的,心理学称为潜伏期。医院看医生,病人的病绝不是今天得的,而是过去长期积累的结果。

父母与孩子依恋关系建立失败,是导致孩子青春期“发病”乃至成年后犯罪的重要根源之一。

下面这篇文章,希望家长们能够花上几分钟静心品读,相信一定受益匪浅!   

父母的早期教育是孩子终身幸福的根基

1

青春期极端行为源于12岁前

许多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对自己长大了的孩子,说不听,骂无用,打不过……当他们无奈地诉说孩子的问题时,他们不知道,问题在于“为时已晚”——他们错过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一般而言,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离家出走、动辄自杀、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发病期”多在12岁至18岁前后。但是,这一年龄段的行为问题和相关的心理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并且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

人在青少年时期,甚至在成年时期出现的情感问题,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幼年,从他早年的生活背景中找出解释。

2

父母是孩子天然的“依恋人”

孩子幼小时,第一需要是食物,紧接着的需要就是对熟悉的抚养人的依恋。每当熟悉的面孔出现,再受到熟悉的抚养人的拥抱、爱抚,烦躁的婴儿会立即安静下来……这种依恋和安全感经常得到满足,婴儿就会出现愉快、轻松的感受,相反,婴儿就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现象。心理学研究发现,若是人在生命早期长期没有得到这种依恋的满足,就容易产生不满足感,从而产生烦躁、敏感、神经质等性格障碍。

所以,专家建议,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尤其是1岁以内),应该保证一两个固定的有血缘关系的抚养人;父母不应该把孩子交给保姆就算了事,受雇于人的保姆不可能成为孩子的“依恋人”;父母才是孩子天然的“依恋人”。

3

父母教育孩子的资本源于依恋关系的建立

只有建立了幼儿对抚养人的依恋,才能发生幼儿与抚养人一种“心理上的依赖关系”,这种含有感情色彩的心理依赖关系会使儿童自觉自愿地接受抚养人在管教和观念方面的影响。如果这一“依恋人”在孩子十岁左右离开儿童(如去世),那么,儿童就会出现心理依恋的丧失。这时,即使新的抚养人出现,也难以建立同前类依恋相同的心理关系。

如果人在生命的初期根本没有形成过这种心理依恋关系,那么,人的心理异常发生的可能性就会增大。这种儿童容易出现冷漠、拒绝人、无情残酷等表现。这种人,智力发展可能完全正常,但是,社会性发展,如:与他人交往、关心他人等性格方面容易出现异常的现象。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发现:许多杀人恶魔,其冷酷无情的心态往往源于他们在幼年时就没有形成“心理上的依恋对象”,或者是因为他在10岁前后曾失去“心理依恋对象”。

4

依恋关系决定了父母对孩子心理控制力

心理专家告诫所有年轻的父母:

在准备怀孕、准备养育孩子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如何艰难,一定要自己带孩子,不要让孩子离开你!

在孩子12岁之前,不要隔绝了孩子与你的依恋关系;孩子年龄越小越需要你;你带孩子的时间越多,孩子对你的依恋越深。

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不在父母挣钱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多有知识,更不在父母的事业有多成功,只在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在你为他依恋时期(12岁以内)的相伴时间有多少!

孩子的依恋期就那么短短的十几年,机不可失。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选择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zlkf/800408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