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块的早教班,这个ldquo坑r

早教到底有没有用?早教班要不要上?这个话题好像每隔一段时间就又被讨论一次,但依然热度不减。

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对早教班,尤其“天价”早教班,持鲜明的否定态度。文章列举了多种调查和实验结论,旨在说明早教授课的这种形式,不但无助于儿童早期认知发展,甚至可能损害孩子的探索欲和创造力。文中还特别讨论了早教班中的“高端新品种”——情商早教班,看过之后,估计你会打消靠花钱上课,把孩子从小打造成“社交万人迷”的念头。

不过早教市场会持续蓬勃发展这么多年,自然是有它存在的土壤。早教这个话题,小花生社区里关心教育的花友们也聊过很多。文后摘录了一些花友们的观点,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家长们对此是怎么看的。

本文授权转载自浪潮工作室(ID:WelleStudio),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是个令人讨厌的词。但当我们这批人进入养育下一代的时候,我们手足无措,只好再一次向别人家的孩子看齐。

不过,折磨的还是自己。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进入名字洋派充满了“国际化”气息的商场早教中心,你焦虑了。孩子才这么点大,就落后了,怎么办?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怎么办?

你掂量着钱包,心里默念着“揠苗助长”来安慰自己,但思前想后还是拿了几张早教中心的传单,约了几节“试听课”。

先去看看吧,再穷不能穷了孩子。

年5月8日,上海杨浦区一家新开业大型商场的三楼,几乎全部是各种儿童娱乐及早教店铺,人气十分火爆

你去了,看着一帮家长围在一起折腾孩子,你困惑了犹豫了,而当早教中心祭出金发碧眼的洋外教,你幻想着二十年后别人家的孩子操着纯正的英语在领奖台发表获奖感言,而你的孩子一口Chinglish在外国人面前结结巴巴的样子,于是你无可奈何掏钱了。

好吧,让我们停止这么“cynical(嘲讽)”,现在开始认真地问一句,早教班,尤其是天价早教班,真的有必要报名吗?

儿童本来就是学霸

早教班,更好理解的叫法应该是“婴幼儿教育”班,1-4岁的婴幼儿是大多数早教机构的主要目标人群。

对于大多数中国家庭来说,早教的学费并不便宜。不同城市和不同品牌的早教机构,每节课一般在元到元之间。虽然国家在年已经规定,教育机构不得提前收费超过3个月,但家长们通常还是会一次性掏出1-3万块钱,购买各种套餐。

年7月7日,江苏淮安,少儿艺术中心内家长在教室外等待孩子。孩子上课,家长也没闲着,出钱出人出力

很多家长掏了钱,并非有什么明确目的,更像是被“损失厌恶”的心理所主导,认为孩子如果没有去早教班,就是在闲着,浪费了时间。就像某位家长说的:

孩子……不能就这样玩过去,应该学点东西……学总比不学好,我们花点钱也安心,英语、舞蹈、画画,都去接触一下。

可惜,家长们的担心是多虑的。家长们不知道,我们的孩子一直都在高效地学习,只是他们学习的内容在大人们的意识盲区里。

一个例子是语言学习。我们以英语为母语的儿童为例,18个月左右开始,儿童就以惊人的速度在进行语言学习。1岁的小孩只能听懂大概50个词,而3岁左右就飙升到个词,5岁时会爆炸性地超过1万个词。

年7月5日,江苏如皋,小朋友在暑假兴趣班组装收集垃圾机器。机器人课程、少儿编程,现在都非常热门

儿童说话的能力也同步高升,不仅词汇量大大增加,语法能力也趋于成熟。到5岁左右,孩子使用语言交流的能力就和成年人基本没有差别了(不考虑知识水平和词汇量的话)。

这些进步,大都来自于孩子们主动地学习,他们偷听成年人说话,四处命名,自言自语,编造虚构故事,追着家长回答他们的各种问题。

另一个被家长们忽视且低估的,是对“常识”的学习。这里所谓的常识,是人们共享的关于世界的最基本“知识”——

把可乐放冰箱里,明天早上起来它不会消失;玻璃瓶子易碎;水是冷的;狗和猫都是动物,它们会死;树叶是绿的;盘子是这个形状;爸爸肚子饿了就要吃东西;踩到别人脚别人会叫。

这些极为琐碎的内容,单从某一条来说,既不重要也不准确,但是它们交织在一起为儿童构成了认知世界的基础。

年1月22日,海南琼海,一名女孩与一只大乌龟较劲。孩子对世界最初的认知多来自一点一滴的生活体验,如果把孩子的大脑当做计算机,最初的常识就是电脑操作系统,任何“高级”的软件Word、Office、AE、Chrome,都必须依赖操作系统搭建的“环境”才能使用

尤其容易被被忽视的是关于人类心智和行为的常识。

假想这个场景。你坐在客厅里玩游戏,室友A回家,把便当放进微波炉里加热,进了房间;室友B出来,看见微波炉里的便当,放进了冰箱;当A出来时,他会去冰箱,还是微波炉里找便当呢?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是简单的常识。但是,很多4岁的孩子却不具有这样的“常识”,他们会认为,A会去冰箱里找便当。直到5岁左右的孩子才能比较无误地答对这个“常识”(具体完成年龄有个体有差异)。

年5月5日,西安,有孩子给遇害男孩画了自己画的画,还有的孩子送了自己最喜欢的小火车玩具。在童年时期,小孩就能够慢慢懂得“死亡”这个“常识”了

总而言之,儿童需要学习非常多关于人们的动机和行为,以及相关的原因和结果的知识。

大人们有非常多的盲点,根本不知道哪些是需要学习的常识。然而大多数这些知识就算没有人教,孩子们还是学会了。

孩子们,天生就是学霸。

早教班,可能有害无益

国内一些早教机构在宣传时,会提到北卡罗莱纳州的“初学者计划”来证明早教的作用。

这个计划确实是存在的。年,北卡罗莱纳大学发起了一项儿童早期教育跟踪调查计划,这个计划招募了个婴幼儿,随机分组后,一半的儿童参与早教机构学习,而另一半在近乎原来的状态下成长。

招募的孩子从6周到12周左右开始进入早教中心,直到5岁。多年的跟踪结果显示,那一半进入了早教中心学习的孩子,在18月之后就展现出了智商优势,而且这种优势在15岁时仍然存在。

初看起来,“早教”似乎真的让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

年7月11日,浙江金华。一位孩子有点不愿意参与活动,鑫鑫和其他家长小朋友一起努力邀请其参与。早教,可能孩子还没准备好

细看这个计划就能发现,计划挑选的都是贫穷人家的孩子,母亲的智商也都低于平均水平,“早教”的优势一定程度上只是补足了家庭教育贫乏的劣势。而且所谓的优势,也只是相较于同样是贫穷、单身、智商较低母亲家庭出来的孩子而言。

退一步讲,即使这种干预能帮助正常人提高智商,目前市面上的早教机构也没什么用。因为在这项计划中,实验组的孩子们每周都会在早教中心待上50个小时,而一般商业中心一周2小时的“早教”,对本来就正常的孩子很难想象有什么大的作用。

早教中心没有太大作用,早教中心的教学方式却很可能有负面影响。

一方面,教画画跳舞唱歌的机构为了让家长看到孩子确实在进步,免不了像教中小学一样采取教课模式。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早教机构本身变得跟小学一样了,然而,一些研究表明教课模式很可能会抑制儿童的创造力,以及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麻省理工学院的劳拉·舒尔茨(LauraSchulz)教授和其团队做了个实验。他们设计了一个特殊的玩具,这个玩具由4根不同颜色的管子组成,每个管子可以都触发不同的机关,相当于有4种玩法。他们试着考察儿童在不同教学模式下的反应。

参加Schulz教授实验的小孩正在探索玩具,那些自由探索下的孩子,往往会发现更多的玩法

第一种是“教课模式”,实验员在展示一种玩法后,就把玩具留给孩子并离开。

第二种是“打断模式”,实验员在告诉小朋友一种玩法后,会自言自语地说:“我想起来有点事,我要走一会儿。”留下玩具让孩子自己玩。

第三种是“幼稚模式”,实验员假装对这个玩具一无所知,演示时也会装作碰巧触发了一种机关。

第四种是“基准模式”,实验员只是说一声:“哇,你们看见这个玩具了吗?”放在桌子上,就走掉了。

结果,在教课模式下,孩子们往往被锁死在了被“教会”的那种玩法上,失去了探索能力,发现不了新的玩法;而在其他3种情况下,孩子们都找到了1到2种新的玩法。

女孩拿着紫色和绿色的相机玩具。市面上有越来越多的益智玩具出现/unsplash

无独有偶,加州伯克利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家阿里森·高普尼克(AlisonGopnik)也设计了一个类似的实验。他们也设计了一个玩具,这个玩具上有多个机关,如果按照正确的顺序触发了对的机关,玩具就会发出音乐。

研究人员在向孩子展示玩法时,不管正确与否,每次都会去触发3个机关,但事实上,真正起作用的是最后两次。如果研究人员表现得像老师一样,孩子们几乎只会按部就班地用3个步骤去触发音乐。

在研究人员看来,这说明了在“教课模式”下,儿童会主动放弃一部分探索能力和好奇心来提高学习效率,因而抑制了孩子探索新事物和创新的能力,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过早的对儿童实施学校式教育可能并不是个好主意。

早教班能逆转孩子性格吗?

除了唱唱跳跳画画背诗认国旗这种常规早教班,情商早教课又吸引了家长的注意力。

看着《爸爸去哪儿》里开朗健谈的小朋友,不少羡慕不已的新手爸妈们,抱着用“科学的方法”把自己的孩子也打造成“社交万人迷”的梦想,替孩子报名了情商课。

某商业楼的窗户上,贴着各种培训广告,堪称“一条龙”服务。甚至还有“培养情商”、“开发脑力”的新型辅导班广告

代价当然是不菲的。据调查,一节45分钟的情商课,平均收费在-元之间,有的机构还会把课程按等级分为多个阶段,全套课程总共需要7万多元,比一般的早教还要贵。

家长们希望从情商课中得到些什么呢?大概说来有两种,一种是解决近期问题,比如孩子害羞,爱发脾气;而另一种则看得更长远,他们希望课程能塑造孩子的人格。

年5月28日,杭州一家早教中心组织了一场亲子公益集市活动。通过在市集上卖自己的玩具,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更加不怕生,锻炼交际能力。不过家长真的以为,没有早教中心指导,孩子就不会玩这种游戏?

对想解决最近问题的家长来说,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高估问题的严重性,你见到的情况可能不过是儿童心理发展中自然的一环。

比如怕生问题,婴儿都会有一个陌生人焦虑期,这在8-10个月的时候会达到焦虑的顶峰,2岁时才会逐渐下降。如果你发现一个2岁大的小孩去上了早教班情商课,没有那么怕陌生人了,这也许只是体现了儿童本身的发育过程,跟早教班没有什么关系。

当然,还有不少家长更相信“3岁看到老,4岁定终身”,所以希望乘着这个时候为孩子未来的成功打下基础,率先塑造起成功人士所具备的性格。情商课能为家长们实现这个愿望吗?

我们知道,婴儿不是一张白纸,每个人生下来就有其“天性”,不可能有任何的“科学培养法”忽视天性来塑造人的性格。

即使分开抚养的双胞胎也有惊人的相似性,这是人具有“天性”的明证,想通过“模板式”的培训来扭转天性,是不大可能的

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更外向一点。可是人格中的外向性,恰恰属于受遗传影响很大的性格特质(60%左右),很多觉得自己因为不够外向“吃不开”的家长,如果发现的孩子比较内向又要强行“锻炼”孩子的话,恐怕并不是个好主意。

父母们也许会想,那我们可以“改造”遗传“剩下”的部分。且不说这种想法本身有问题,一个违背常识,却被很多心理学家们普遍接受的事情是,父母的教养方式事实上对孩子的性格影响也不大,那些父母和儿女展现出来的性格相似性很多都来源于遗传而不是父母的对他们的教育方式。

那既然父母的教育方式没有用,早教情商训练班会不会有用呢?

年11月27日,浙江嘉兴小学生身着汉服吟诵《三字经》、《弟子规》,与其说这是为了孩子,不如说这是为了满足家长们的展示欲

从理论上,我们确实难以否认这样一种可能:有一批精英儿童教育心理学专家,他们有着的专业的知识,他们设计新的模式,尝试在各个细微之处或多或少地对孩子的性格施加某些正面影响。

但是,现实却是,根据内部人员的说法,所谓专业的“情商训练师”只需要培训一个星期就能上岗,而大多数早教机构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课怎么上,应该教什么,他们自己也在摸索。

在这样的现实下,你真的期待几万块的情商训练班,能够改变甚至逆转孩子的性格吗?

最后看看花友们对早教的讨论,总的来说,大家认可儿童早期教育的意义,至于要不要上早教班,通过早教班要得到什么,大家的出发点各不相同。

你怎么看早教班?oliver:早教不等同于开发智力

早教当然有用。早教中最著名的话就是"如果你从孩子出生后第二天才开始管教的话,你就晚了一天。

但我理解的早教不等同于智力开发,而是提供给幼儿更多的体验和全方位的大脑刺激,如多出去看看,多听各种音乐及大自然的声音,多触摸不同的事物,多接触不同的人,激发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及探索。

YtYeow:体验遍了各种早教机构,相信最好的早教还是家教

我们从8个月第一次去早教机构,到现在2周岁半快到了,已经逛遍了各种早教机构。

大运动课、音乐课、烹饪课、环球课、语言课、情商课、财商课、绘本课、全脑课、艺术课等亲子、半独立、独立课都体验了,我都可以算半个老师傅了,这是在上了将近两年早教的基础上的。

我是体会到早教很多无法言说的收获后,才带着儿子踏上了各大机构体验之路的。所有机构的环境、管理、师资、理念、经验、懂不懂儿童心理学、规矩、气氛、临场处理能力、课程设置、上课形式和节奏感、外教怎么样、是否全语言浸润、以及课程内容、专业程度……这些都在我内心早有一把尺子。

带着这些标准去衡量了之后,真正让我满意的机构,我发现并没有找到,但是每一家又确都有可取之处。于是把好的自己学过来,我坚信即使报了班,最好的早教(包括整个教育)都在于家教。

桐妈:对早教行业有所了解,在我看来国内早教有水分,但也有一定内容

我做过一年面对3-12的英语幼少儿教育机构的教学主管,就我的这段工作背景和接触过的早教家庭来说说。

1.师资:我们当时招聘的老师大都是大专(还不是好大专)或二本三本。名校英语系毕业的学生,有更多好的选择,很少会选择这个职业。国内培训机构刚入门老师工资不高,而且工作时间基本是晚上、周末(不利于女生谈恋爱??)。师资这点和国外不同,国外早教或基础教育的老师有不少硕士、博士,而且薪资待遇也不错,很多工资待遇大于大学讲师(instructor的工资真不高啊)。

2.机构组成:国外的早教有家庭式托管、有私立机构。基础教育的小学也是私立、公立、宪章学校(公立出钱,私人承办)。但不管哪种形式,我觉得主办者还是有些教育背景和理念的。国内的早教和培训机构很多是私人老板加盟的,办学人这块差点,不少懂教育的没有钱和魄力办学校,没有关系办资质,也没有能力招生运营。有的老板是卖快消品或其他行业起家的,然后投资加盟了教育培训,虽然他试图找个懂教育的人管理,但是他自己的眼光还是停留在最大化地挣钱上。而这影响还蛮大的。(此处省去1万字)

早教机构用漂亮的装修与设备,加上理念打造与宣传,配上一些师资的包装,确实能吸引不少家长。我个人觉得国内的早教有水分,但还是有内容的,特别是对于孩子早期认知不甚了解,又可以接受这个价格的家长。如果家长觉得孩子上了早教后有所成长,自己也知道了怎么在家引导孩子,那就是对他们有助的选择。如果家长觉得自己可以在家高效陪孩子,家长自己多阅读多研究育儿方法,生活中引导孩子,不上早教班也挺好。

你为什么选择上早教班?pastpass:早教班是个遛娃的好地方

如果家里不差钱,老人带时精力有限或者比较宅,亦或是冬天气候不好没地方去,到早教中心打发半天,孩子大人都高兴,何乐而不为呢?

只是在流感季节要注意防护,该带口罩带口罩,勤洗手,注意观察同班孩子状态,避免传染。至于其他的,就不要要求太多了。

滚呀滚雪球:上早教班的目的是为了教育父母自己

上早教班有没有必要,在于你给宝宝上早教班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你期望通过早教班让宝宝学习认字、英语等,那早教班真的不适合你。

如果你的目的是通过上早教班,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那么你也不适合报早教班。

一周上一两次早教课能有多大效果。上早教班的真正目的是教育我们这些父母,让我们学习先进的育儿知识、方法,不断完善自我、家庭的教养氛围,并在日常的生活中不断重复实践,潜移默化地引导开发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行为习惯。

金金:不为别的,只为娃喜欢

娃喜欢,无敌喜欢。

只要上课,都不用适应场地,不用事前动员,甚至不用妈妈陪,蹭蹭就进去了,看老师专注得不得了,眼珠子瞪的骨溜溜,投入得简直让妈妈妒忌。

上好课基本都是拖不走的,赖在门口撒泼打滚说“上课!”“我要上课!!”“不走不走呀……”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公园游乐场和上课,选哪个?十次有八次选上课。

想来,对孩子来说,早教课就是玩而已,而她特别享受这种玩。老师说的儿歌,一些小动作小细节,她也特别愿意接受,比如把看好的卡片理理齐还给老师什么的,还有早教课的儿歌,故事里的一个词,吸收得都特别快,在家里也会不停重复重复。

管他呢,只要她喜欢,享受其中,玩得开心,我就会不遗余力地去带她试,帮她找,在可接受范围内砸钱砸精力给她上课。

能不能学到东西,有没有性价比,都是其次的,但这一个小时,她很开心,就够了。如果孩子学得很痛苦,觉得这是煎熬,每次都要威逼利诱才能进教室,那我肯定不会选早教。毕竟,早教宣传的什么全脑开发什么社交什么情商,我个人都不是很相信。只有让孩子放松享受的时光,哪怕是最简单的唱唱跳跳,才有意义。

最后,让我感慨一下,真是养了一个碎钞机娃啊……

推荐阅读

毕业论文,你把我鲨了吧

福建人为什么这么热衷移民如何谈一场毕业不分手的恋爱▼

网易新闻浪潮工作室出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阅读:

坑爹指数排行榜:扒一扒我这些年钻过的早教坑

我希望有我说的那种早教机构,我希望它的费用能便宜一半以上

妈妈在家只要做到这3点,就能胜过市面上元一节的早教课

感谢订阅“小花生网”

和你分享世界上先进的教育资源和方法

周一:英文原版新书开团

周二:话说思维和方法

周三:怎么阅读,怎么学英语

周四、五:教育思考和实践

周六、日:美好生活画报、热点讨论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
克白灵苏孜阿甫片价格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jyfz/82024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