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不仅是智力发展的敏感期,也是培养孩

3岁左右的孩子,开始从家庭进入幼儿园。

在他们的面前展现了一个十分新鲜、丰富、新奇的世界,从家庭到幼儿园的集体,周围的一切都引起他们的好奇和乐趣。他们不仅爱看、喜听、好动,还以自己的行动试探着、模仿者。

在成人和环境的教育和影响下,儿童的智力和个性同时得到了发展,并逐渐显露出一定的倾向性。这种最初的倾向性,在他们的一生中将会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为什么说幼儿期是人的个性初步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呢?婴儿期的心理活动还是片段的、无系统的,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吸引而不断发生变化。

到了幼儿期,由于自觉性、目的性的增长,行为的冲动性相对减少。在这一阶段,儿童开始能服从成人的要求以调节自己的行动,而且,也逐渐会比较自觉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动。这些主要表现在自我意识、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中。

自我意识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婴儿到了1岁半到2岁左右,会说出自己的行动,例如说:“宝宝打打”,“宝宝吃糖”。但还不太会用抽象的“我”来表示自己。3岁左右,才逐渐懂得“我”就是“宝宝",就是我自己。

会用"这是我的”,“我要,‘我不要’……”此时,儿童能了解并运用“我”这个词,说明他们的思维能力已向抽象概括性迈出了一大步。

从个体意识发展看,这是一个飞跃,它为儿童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了基础。4-5岁的幼儿,其自我意识进一步得到发展。

在教育的影响下,逐艺学会了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其发展特点是:第一,幼儿期,对自己或别人的评价往往只是以成人的标准为依据,是成人评价的简单再现,而且极易轻信成人的评价:“这是妈妈说的”、“老师这样讲的”。

到了幼儿后期(5一6岁),就逐步对评价带有批判的态度。如果父母和老师对孩子作出不公正的评价,他会不相信、不服气,甚至反感、顶嘴。

从带有极大主观性情绪的评价,到初步比较客观的自我评价。有一个实验,要幼儿园小朋友评价自己当值日生干得好或坏,结果,4-5岁的孩子,有74%的人过高评价自己的工作,认为自己做得好,5-6岁的孩子,59%的人过高评价自己,认为自己干得好。

6岁以上的孩子,有22%的人认为自己干得好,过高评价自己,又有28%的人过低评价自己。从以上事例可以看出,不同年龄的幼儿自我评价时,都有一定的主观情绪,年龄越小,这种情绪越明显。

道德观念初步形成。

一般看来,3岁左右的孩子已开始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有了道德认识的萌芽。例如,有些孩子能友好相处,共同使用玩具,和别人一同玩,喜欢和大家在一起。

会模仿大人照顾“小弟弟”、"小妹妹”。4-5岁的孩子,道德认识已有发展。懂得解放军叔叔、老师、工人、农民伯伯都是好人,应该尊敬他们。

小偷、强盗、特务都是坏蛋,要把他们抓起来。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孩子们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例如相互团结友爱、同情心、爱劳动、爱学习、守纪律等品德,慢慢会发展起来。

早期品德教育极其重要。

早期的正面思想品德行为教育非常重要。反之,如果不加注意,给儿童不良的影响或污染,那么,对他们未来的成长也是极端有害的。

因为,儿时的可塑性很大,模仿性很强,施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获得什么样的果实。作父母的,尤其是独生子女的家长,更应该警惕,要从中吸取教训,预防这种现象出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stjk/stjk/820293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