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娃娃读“mba”,3岁的幼儿打美式橄榄球,1岁的宝宝练瑜伽……近年来,各地“幼儿精英教育”悄然兴起为了培养“小ceo”“小绅士早期教育的影响有多大”“小淑女”,家长们不惜重金投入……一份关于早教的研究报告显示:家庭年收入20万元以上,孩子3~6岁的白领家庭中,83%表示对“幼儿精英教育” 课程感兴趣
父母应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而非推向社会
目前,社会上的早期教育的服务重心也应该从“孩子”转向“家长”,焦健如是说早期家庭教育的问题很多,问题的根源不在孩子而在家长,婴幼儿的家长应该是早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转变家长的教养观念、树立对婴幼儿正确的教养态度、提高养育婴幼儿的能力和改善对婴幼儿的教养行为,是早期家庭教育指导的具体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李燕芳副教授通过自己的研究证实:家庭环境对儿童早期语言、数学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作用往往大于早期教育的影响父母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儿童入园年龄和在园时间等变量的影响;其中 “家庭文化资源”对儿童早期学习品质,包括坚持性、好奇心、注意力、独立性、灵活性、创造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当前及未来学业成就的表现奠定了基础
人为什么要接受教育?究竟应当怎样教育我们的孩子?什么样的早期家庭教育才是更好的?谁能来帮帮年轻的父母,逐步学会正确地担负起家长的职责,谁又有能力和资格承担起教育当下已经步入生育阶段的独生子女们成为合格父母的重任?
不能否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保障儿童拥有良好的家庭育儿环境,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对儿童早期在健康和关爱教育方面进行投入是提高人口素质、减少社会早期教育综述差距,能够产生最高回报率的社会投入,这已经为多个国家的实践所证实
早期教育的服务重心应该从“孩子”转向“家长”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事处教育陈学峰,根据自己对国际社会的了解提出:在政府完善和加强公共服务系统的重要时期,有必要开发对家庭育儿的全面和系统化的支持措施:1.开发中国家庭育儿能力的基本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研究,在确定不同层面的父母和看护者在实现标准方面的差距和困难,为国家制定相关支持措施提供依据;2.政府支持家庭育儿纳入公共服务体系,以各种方式支持设立基于社区的和基于企事业单位的公益性的家庭养护支持服务3.推动支持家庭育儿工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并对育儿支持服务机构进行专业引导和质量监控;4.将育早期教育能力培养儿的支持纳入相关福利政策,如产假、育儿假期政策,贫困家庭的育儿补贴政策等;5.形成育儿的媒体宣传策略,影响不同层面的父母以及看护者,提高育儿水平
当前我国处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家庭育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挑战表面看起来是父母和个体家庭的,但是如果全面的透视,它是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
如今,谁家的小宝贝一降生,父母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孩子往这个班、那个班送,生怕赶不上时代的潮流原上海教科所家庭教育研究所所长李洪曾对此提出自己的见解:儿童早期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在“家庭”,而不在“早教机构”!婴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是家庭,婴幼儿成长的主要照管者是家长而不是教师
回顾我国家庭教育指导近三十年多年的发展,经历了从“教育家早期教育的必要性长”“指导家长”到“服务家长”的转变
李燕芳还特别针对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她发现父亲参与教养对儿童的合作性、主张性、责任感、自我控制等社会技能具有积极影响
这种说法的根据何在?
有资料显示,国外将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主要问题形象地表述为成人围绕着孩子转的“小太阳”现象,对此李洪曾认为,“小太阳”只是中国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表面现象,这并不表明大多数的独生子女的家长以儿童中心,反而常常是将成人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儿童身上,试图让孩子沿着成人预设的轨道前进的“大太阳”问题,才是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的根本问题所在
究竟该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些社会现象?
2012年中国家庭教育论坛近日在北京举行,到会从不同角度早期教育的影响有多大,对当前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状况,对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深入的分析并指出:
中华女子学院焦健副教授分析指出,现实中不少的父母缺乏对儿童早期家庭教育的正确理解,甚至将家庭教育简单等同机构教育,将父母本身应该承担的家庭教育的责任转移到教育机构中,不了解、不尊重儿童发展规律和特点,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了损害
皮肤白癜风能治的好吗早期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