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课和幼儿园的课最大的区别是
1.早教是父母引导孩子,幼儿园是老师教孩子
2.早教是指导师教父母跟随孩子的兴趣点,幼儿园是孩子听老师的指令
3.早教的效果不是孩子听话或乖乖坐着听,早教的效果更多的是孩子处理信息的速度,举一反三的能力,适应力是潜能的激发,而幼教则更多的是技能的学习,但技能学习的好坏恰恰是潜能决定的。
孩子的成长会有很多让我们困惑甚至恼怒的时刻,是急忙武断地给他贴标签,还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并给予合适的引导呢?
早教课堂,其实是个很好的时机检验我们的育儿商。
Emma小朋友已经一岁八个月了,从一岁起,妈妈就一直坚持带她来上早教课,因为对环境越来越熟悉,并且老师也总能变着花样地指导家长陪孩子玩,所以小家伙在课堂的表现一直很好:自信,主动,开心。
但是最近上课让家长有些苦恼的是:Emma在音乐课上总是绕圈圈跑,跑得疯狂而又享受,而到了育乐课,又爱自己一人玩,任凭老师和妈妈使出浑身解数都无法吸引她到人群中和大家一起玩…某次家中老人带来上课,看到这番景象很是气愤,怪孩子“不好好上课”,“不认真听课”,“不合群”,怪妈妈报早教浪!费!钱!
到底是孩子不听话,还是你不懂孩子?
如果您也在早教中心遇到了这样的情况,请相信您绝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L4阶段(金宝贝会把16——22个月的孩子纳入育乐课Level4学阶)的孩子,就是爱这么特立独行!他们不再任由大人摆布,不会简单的随波逐流,曾经的“合群”、“分享”等一系列好品质通常都会在某一段时间,一下子都不见了踪影。这到底是为什么?而家长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您要知道,孩子的运动是有他的生理需求的。
孩子的爬、走、跑、跳,都是由生命自身接踵而至的敏感期所致。在生命成长过程中,孩子不会因为您的言行制止而停止运动。就像他六七个月的时候要不停的抓起玩具放嘴巴里,无论您怎样苦口婆心,怎样威逼利诱,都不会制止他们吃手吃玩具的行为。同样的,当孩子到了一个爬行、行走的敏感期,一切的身体运动都是由生命的成长所驱使,如果停下了运动和游戏,也就意味着大脑停止了成长。
而当行走的敏感期碰上了自我意识的敏感期,电光火石般的化学反应就出现了:孩子的身体一刻不停地在跑跳中练习平衡感和运动计划性,而孩子的小脑袋瓜要一刻不停地反叛大人,以此来感受自我的存在。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判断和思考:我到底是跟着老师去人多的地方玩?还是在这里人少清静地随心所欲地玩呢?可是大人往往只是看到孩子行为的表象,怪孩子上课不认真,怪孩子不合群,怪孩子浪费一节早教课的钱。殊不知,能自己思考,自己尝试做决定对一个孩子的一生会产生更加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其次,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
每个孩子不同的敏感期到来的时间以及强度会有所不同,如果您的孩子就是那个太阳能型的精力无穷大的“熊孩子”,恭喜你,他的大脑在更加快速的发展!同时,您也彻底放弃渴望让他在课堂上变成被动地听老师指挥的乖宝宝吧,因为他们的身体内有熊熊火焰,催促着他们不停地运动,而孩子天生多感官的学习方式也不会让他们错失太多其他地方的精彩时刻,不信您回家看看,疯跑了一节课的他还会在不经意间重现课堂的活动哦!
但是,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如何更好的引导他,既尊重孩子的个性,又不至于打破课堂规则,甚至影响其他的小朋友呢?
金宝贝常说,早教的主体是父母,课堂上指导师只是在指导父母如何根据主题的变化以及孩子的能力给到孩子更好的陪伴以及引导。所以,课前父母要了解当周的主题,课上要学习老师示范的玩法,这样无论您的孩子多么“特立独行”,您都能在任何有他的地方给他带来更有趣的玩法。天呐,还愁不知道陪孩子玩什么?金宝贝的教具本身就能让孩子百玩不厌,您只需要加上本周的主题,让孩子的玩耍更有目的性!
提高育儿商,拥有快乐力并非只是金宝贝提出的一句口号,只要您坚持在课上课下更用心的观察孩子,更耐心的引导孩子,你的宝宝一定会在逐渐独立成熟的过程中收获快乐,而您也会在为人父母这场修行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