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时期的贵州驿路建设,对社会发展有何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一句话将交通这一社会发展要素简明扼要地点了出来。事实上,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当中,交通作为一种无论是在民生方面还是在政治军事等考量下都极为重要的元素,都一直深受古代王朝的重视。

直至近代,这种重视程度更是加剧,对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来说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在古代明朝年间,贵州地区驿路的建设便能够极好地证明这点,成为中国古代交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缩影之一。

一、贵州驿路的建设是一件古今结合的事情

1、古代早期便已开始对当地驿路的建设

在古代社会早期,虽然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曾经并行出现过许多分布于各个地区的文明部落,但其中最为主要的一支却是发源于黄河地区的文明。正是在这支部落的传承之下,中国诞生了夏商等早期国家,其文化、军事、政治等各方面也要高于其他地区的文明。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当黄河地区的文明发展壮大起来后,古代中国的核心自然也就成了中原一带。相比之下,当时的贵州则因为离中原距离较远且在地形地貌上呈现出山路崎岖、峰峦叠聚的特征,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偏远地区,在各方面的发展都要落后一筹。可以说,贵州地区的发展天生来说便受到了地理这一关键因素的影响。

因此,当中原地区进入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局势开始出现巨大变革之时,贵州这一偏远地区才终于得到了中国主流社会的重视,被他们视为自身领土扩张的重要地区,夜郎国便是在这时候臣服于中原。

当秦始皇统一中国、将包括贵州这种以前被视为蛮夷之地的地区也纳入自身的统治范围之后,“古代高速公路”——五尺道这一浩大工程开始修建,用以联通贵州和其他地区。

虽然最后五尺道因为秦朝的灭亡而未能修建完成,但承接秦朝制度的汉朝却在原先五尺道的基础上修建了贯通贵州的南北大道。

需要注意的是,五尺道并非贵州境内的第一条驿,战国时期的庄橋在当时修建的由楚国进入贵州地区的山道才应该是贵州地区驿路开通的最早记载。

之后随着时间的发展,西汉和东汉相继灭亡,中国迎来了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割据于西南地区的蜀汉政权却为当时贵州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保持贵州这种大后方与自身统治核心的畅通性,贵州驿路得到进一步建设。

隋唐王朝建立之后,不仅对将以往因为南北朝战乱而破坏的贵州驿路进行了修葺,同时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驿路管理制度,使道路维护开始迈入正轨。到了宋朝之后,中原王朝与西南地区的交流日益增多,对当地道路建设与维护的重视性也大大增加。

元朝之后,贵州驿路在其“驿政为大”的政策下得到了极大发展,其境内出现了两条由湖广至云南的大规模驿路。

2、明朝对贵州驿路的建设相当重视

到了明朝建立之时,贵州地区的驿路通道体系已经在历朝历代的建设当中初具规模、变得较为完善,为明朝在接下来继续对当地驿路展开修建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从而降低了明朝的建设成本。

此外,也正是到了明朝时期,贵州地区的驿路也显现出愈发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事实上,当朱元璋一统天下之后,直接就意识到了维护交通便利对于稳固自身统治的重要性,贵州则是西南交通体系当中最重要的一环之一。一方面,在明朝之前,贵州与中原地区的交流已经变得相当频繁,成为了湖广、四川、云南等地相互往来的中转站。

无论是从经济还是文化角度来看,对当地道路展开建设以方便民众都是一件极为必要的事情。

另一方面,当朱元璋收复云南并决心大力经营西南地区之时,贵州作为中原地区与云南之间进行往来的咽喉之地,在保障西南地区的边疆安全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换而言之,明朝军队若想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就必须对贵州地区的交通展开建设以保障军队能够大规模、快速度地通行至云南。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洪武年间的贵州驿路建设便被提上了日程。在前文所提到的在元朝年间修建的两条大规模驿路的基础上,明朝政府从省内省外两方面入手,既对省内各支线进行了拓展,又新兴修了不少省外干线,最终形成了一个以贵阳为中心的交通网络。

除此之外,明朝政府还对驿路的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各个交通部门都有着相对应的职能,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贵州境内交通的正常运行。

二、交通状况的改进使贵州的面貌得以焕然一新

1、贵州以一个全新的身份面世

从地方行政规划的历史来看,贵州与中国其他各省相比其实要显得年轻许多。直到明朝永乐十一年,贵州才真正以一个独立的行政单位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之前其疆域一直都是被其余各省分别管辖。

而贵州之所以能够在明朝永乐年间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之前于洪武年间展开的驿路大规模建设。

一来,以贵阳为中心的贵州道路交通网络的建设为贵州的疆域划分奠定了基础,不再如以往一般与各省形成交错混乱的局面。

二来,驿路的大规模建设极大加强了明朝对当地的管控能力,明朝军队能够直接进驻当地、从而展开一系列维护和平稳定的军事活动,使当地的社会环境逐渐趋于稳定。

事实上,为了维护贵州整个西南地区的稳定,明朝初年曾经在这里派驻了大量军队,当时贵州的军事意义也大于其行政意义。然而,由于贵州当地山林遍布且土壤相对来说较为贫瘠,导致粮食完全无法跟上供应,军队自然也就无法具有战斗力。

但当贵州地区驿路修建完成后,明朝政府便开始将贵州周边省份的粮食相继调往贵州以满足军队所需。

因此,无论是当地的土司还是外部的敌人,在当时都不得不慑于明朝军队的威压而选择臣服于明朝,这也是贵州得以建省的重要原因,交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

2、直接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

前文已经说道,相比于具有广袤平原的北方和水陆交通便利的江南来说,贵州山林遍布的地形实在是对其自身的社会发展来说毫无优势。再加上当地复杂的民族关系和难以适应的气候,更使贵州在古代长期以来都是一个偏远险恶之地。

直到明朝时期,贵州依旧在史书上有着“黔不患无田而患人”的记载,当得上是真正的地广人稀。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当地社会的发展情况开始呈现出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伴随着一系列的军事活动,明朝政府对贵州组织了大规模军事性移民,民众也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开始自发地迁徙进入贵州,成为移民浪潮的一份子。而如此巨大的移民潮之所以能够形成,交通便是第一要素。

另一方面,随着贵州驿路的建设和当地交通网络的完善,贵州和中原地区的交流也变得愈发频繁起来。

如贵阳在元朝时期尚且还只是一个“城址狭隘,城垣卑薄”的小城,但到了明朝中后期却已经成为了汇聚四川、云南、湖广与广西等各方商人民众的交通枢纽,成为西南地区数得上名的繁华都市。

虽然与同时期的杭州、北京、南京等城市对比之下,贵州地区的城市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在程度上都要逊色得多,但与之前相比无疑是已经进步太多,交通便利便是促成这种进步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后,由于之前与中原地区相隔甚远且有着山林的阻挡,使贵州和中原地区的交流总是受到阻碍,中原文化在贵州地区的传播显得困难重重,贵州当地文教事业的发展也因此相当落后。

但随着交通的便利以及明朝政府对于当地社会发展的重视,贵州儒学教育开始发展起来,形成了一套将卫学、府学、州学、县学等多种教育形式都囊括在内的教育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贵州还有着独具特色的司学,就是一种对当地的土司子弟进行教化以帮助他们融入明朝社会的教育。

另外,正是由于交通的便利,其余各地区的大儒也都得以进入贵州传播自己的思想,王阳明便是其中之一,同样为贵州当地文教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总结

总的来说,贵州地区驿路的建设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明朝也只是在前面历朝历代的基础上将其不断完善而已。

正是在这种驿路得到贯通、交通变得便利的情况下,贵州在当时作为一个偏远之地,也能够与中原地区展开一系列交流,从而极大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并最终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

当然,除了驿路本身的建设以外,明朝政府对于驿路的管理其实也相当重要,这其实也是贵州驿路建设的有力体现。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yrjy/yrjy/820288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