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加拿大从事儿童行为分析工作。本应是治疗先天性精神疾病导致的幼儿行为反常,但是外国家长比较喜欢过度病理化,比如说,孩子不学习,不说自己没教好,会自我诊断说我家孩子多动症,然后花钱找人治。
所以在实际生活中,我的工作包括了“治疗”各种熊孩子。没有在抱怨哦,一般的熊孩子比真有精神疾病的孩子“好治”多了,收钱一样的。这是一个前因,希望增加一点这个回答的可信度。
对于为什么有的地方孩子比较听话,其实简而言之,父母教育程度较高的孩子比较听话,父母自己带的孩子比较听话。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和世界上很多其他问题一样,就是教育程度低的育儿者读书少想太多。总体上来说,欧美国家平均教育水平比中国高一点,祖父母不爱管孙子辈的事。这是造成“国外小孩不哭闹”印象的主要原因。如果控制住这两个因素,对比相同教育水平、相同教养环境的中国小孩和外国小孩,中国小孩的表现还好一些。
比如父母都从事专业工作、至少一个有硕士以上学历、祖父母因各种原因(主要是签证原因)不能帮忙带孩子的华人家庭,和同样来自专业家庭的外国小孩相比,中国小孩还更好学、成熟、懂事。即使是祖父母带的华人小孩,如果祖父母学历比较高,孩子也比较懂事。
由红脖老农祖父母带的外国小孩,也像噩梦一样。因为这种祖父母也练就了一身育儿伪科学,不比中国惯孩子的祖父母差。由红脖父母养育的外国小孩,也有熊孩子标志性的特点。比如不会沟通,简单粗暴,用吵闹解决问题。说句何不食肉糜的话,我认为大部分熊孩子之所以这么熊,都是因为父母不会沟通(还有很少一部分是因为有情绪需要发泄)。无论孩子多大,是否智力正常,其实都是可以沟通的。别说猫狗了,就是黄金鼠和小乌龟都能和主人沟通,自己生的孩子有什么不能沟通的?
一个两岁的小孩,你今天带他出去,心情好给他买了冰激凌。第二天带他出去,突然想起来冰激凌不健康,不给他买。他用有限的语言能力求你,装可爱讨好你,你都不理他。
他想起来你们夫妻之间怎么让对方办事的:大声喊“你不做我就和你离婚”——于是他也大声喊起来。他又想起来在家里你们怎么威胁对方的:摔门、砸东西、一哭二闹三上吊——于是他也摔东西,趴在地上耍赖。你受不了了,给他买了冰激凌,然后回家打了他一顿。于是,这个孩子学会了哭闹,也学会了打人。
两个多么有效的沟通方法,比讲道理、装可爱有效多了。(对婴幼儿来说,“我想要,真的想要”也是讲道理,人在自己语言能力的极限中,尽量用对话解决问题,都是讲道理)作为一个更有自制力的成年人,明明可以用更好的沟通手段。比如一开始就制定吃甜食的份额(一天只能吃一种),和小孩讲道理(讲点立竿见影的因果关系,“会长蛀牙”有点远),谈条件(爬到山顶把热量消耗掉,就可以买),许诺未来(今天不吃甜的,明天小朋友来给你们买蛋糕)……
重点是,如果父母不给儿童达到目的的正常管道,儿童就会用非正常管道达到目的。革命啦革命啦,等死,死国可乎。
北京治疗白癜风找哪家医院怎样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