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之前在与一位家长聊天时,忽然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宁老师,原来你一直主要教年龄比较大的学生,为什么现在开始花越来越多的精力和时间教这么小的小孩子了呢?”其实这个问题好多朋友和家长都曾问过我。自研究生阶段起,我的教学对象主要是音乐学院本科在校生、附中以及准备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入学考试的考生。这些已经从事或希望从事音乐专业的学生中,有的通过视唱练耳课的训练进步非常明显,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练习了一两年还不见提高。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经常思考这种区别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说到这其中的原因,还要从我亲身经历的一件教学中的事情说起……

记得,我曾经教过一位准备考中央音乐学院本科音乐教育专业的考生,在第一节视唱练耳课上我问到她的钢琴的程度,她说已经弹到《肖邦练习曲》了。非常好!因为一般来说,耳朵的能力会与钢琴的程度成正比,所以说这个孩子耳朵的基础应该是比较好的。接着,我给她做了一些音程及和弦的听辨测试。非常糟糕!什么都听不出来。我又给了她一首乐曲请她演唱出来(对于视唱练耳考试而言,耳朵的听辨能力和乐谱的准确朗读和演唱是非常重要的考察项目),结果节奏和音准同样是乱七八糟!

我当时难以理解钢琴程度这么深的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态,与她聊了一会儿,这才恍然大悟。她小的时候学习钢琴,每次钢琴老师留新的作业时都会说“去买有这首曲子的磁带听吧,听会了就会弹了”。于是,这个孩子从听磁带到后来听CD,弹到什么程度曲子就买到什么程度,就这样学习了十年。但是谁都没有意识到,这样学习弹琴老师是变得轻松了(不需要做示范了),但是这个孩子却从没有自己独立地、准确地认读过乐谱,也就是说,“听磁带(光盘)”变成了唯一模仿音乐的途径,一旦没有了这种参照和示范,她就变成了音乐的“文盲”。而这也恰恰是为什么她只会“弹琴”,而不具备真正的音乐能力的原因。(这也提醒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培养孩子自己学习和看乐谱演奏的习惯,如果教材本身配有CD,也不要作为学习新曲子的唯一途径。)

小的时候不重视乐谱知识以及音乐听觉的开发,到这个时候已经为时太晚。经过一段时间“痛苦”的视唱练耳课训练,她最终放弃中央音乐学院,转而考中国音乐学院,但是很不幸还是落榜了。这是到目前为止我所遇到的最让人惋惜的一个例子,也是我每次开设师资班讲座中必然讲到和提示给老师们重视的一个例子。

对于历年准备参加音乐高考的学生,我想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已经太老了”。很多学生会以为是老师在和自己开玩笑,他们会说“老师,我还很年轻呀,我才上到高中,还不到20岁!”的确,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还是孩子,但是对于音乐听觉的训练,十几岁真的是个太大的年龄了。这个时期的音乐听觉的能力发展非常有限,各种习惯包括错误的音乐习惯(包括节奏、节拍、音准、音乐表现力等等)都早已固化下来,想改掉这些毛病或是再次“开发”真的是太难太难,“已经练不出来了”。所以,每当我看到这些还有一年甚至半年就要参加音乐高考的孩子努力、再努力地刻苦练习,还是收效甚微的时候,就不禁为他们的早期音乐教育惋惜。

我的一位老师曾说过:“小时候一年的音乐学习胜过长大以后至少五年的训练”。虽然有些小时候学过的知识长大以后记不清了(尤其是一些概念),但是音乐的习惯,如音乐进行中速度的平稳性、节奏的准确性、乐感、演唱的能力、独立视谱和分析音乐的能力,却会在孩子将来的音乐学习中不断运用、积累并得到巩固,并最终使其音乐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层次。

类似今天所谈到的这个教学案例还有很多,从这些学生案例和问题中,我逐渐深深地感受到许许多多的问题都是由于儿童早期音乐学习的错误习惯、误区,或者是错过了最佳的学习年龄造成的,因此,我想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孩子们在合适的年龄阶段学到音乐中一些必要的知识,不为将来的音乐学习,尤其是专业音乐学习留下遗憾。

宁楠撰文

喜欢我就把我分享给你的好朋友吧!

我的io,或查找“宁楠工作室”,轻戳“







































苯酚厂家
吡美莫司乳膏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nlpy/80040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