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HO看世界原来美国的小朋友这样上

1.社会实践

美国的孩子学习不仅仅在结构化的课堂,学校更是儿童通向世界大门的通道,学校社区为儿童搭建了一顶桥梁,来让儿童亲身经历与感受生活,让知识融会贯通与社会实践中。相反,中国儿童真正能够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培养行动力,应用能力的机会少之又少,有也流于形式化,缺乏真诚导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美国儿童3年中都做了什么?

孩子们参观了警察局,学习了如何报警,如何处理遇到坏人的情形,了解警察是用来做什么的。

参观了消防局,跟消防警察们一起学习灭火知识、躲避火灾的常识;

参观了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到达邮局,又被投递出去的;

参观了市政府,认识市长,看看这个为他们服务的市长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去自由市场,拿着钱,学习怎样买东西,区别自由市场跟商店的不同。

他们去花圃,参观花圃的种植,学习分辨花草植物。

他们参观图书馆,学会了如何借书、还书。

他们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

他们每周都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选择货物。

2.节庆与多元文化

相比中国的孩子节日除了收获一堆礼物和各种娱乐亲子活动,美国孩子玩得更有意义,他们更注重文化与节庆的结合,节庆只是一种儿童感受温情,学习社交,尝试分享的媒介。

圣诞节,这是最激动的日子,他们焦急地等待圣诞老人的来临以及那份神秘的礼物。

圣马丁节,要跟老师一起糊纸灯,游街来纪念这位骑士圣人……

樱桃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去采摘樱桃。

南瓜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做南瓜汤。

他们去看马戏、儿童歌剧和魔术。

3.目标升学但不应试

中国孩子升学重点在成绩与知识掌握的如何,殊不知进入小学后,重点是儿童的心理精神状态是否调整到了“小学状态”,这意味着对自我,对他人,对环境的认识应当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才能激发内心学习的欲望,而不是被迫赶鸭子上架。

在美国,幼儿社交和情感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培养孩子认知自我、和别人相处、对自己和别人负责的能力是其三个目标。

从事幼教工作24年莫里森女士介绍,孩子的社交和情感能力被认为是个体成长的首要因素。幼儿园教育成功的长远标准,是孩子能否尽快融入小学、中学,甚至大学以及工作中。自信友好、专注坚持、交流情感、听从指引并主动参与活动,是幼儿园老师工作的“考量标准”。在让孩子们认知自我的同时,还要帮孩子学会和别人相处。和小朋友们分享玩具,进餐、上卫生间或做游戏时排队等,是孩子们最基本的社交活动。解决小冲突也是他们的一堂“必修课”。

4.探索能力最为关键

在美国,不仅仅学校重视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索能力,更有社会环境支持,提供许多交互与实践的机会,这些微生态环境也正是童年汇社区儿童学院所倡导的。比如在暑假,马西隆公立图书馆为孩子们安排了一系列接触自然科学的手工活动。将半杯奶、半杯奶油、一勺糖放入一个小密封塑料袋,混匀。将4杯冰和4勺盐放入一个大密封袋,再把准备好的小塑料袋放入,不停摇晃3分钟后,凉爽的自制冰激凌就做成了。家长们和孩子们相互击掌,一起品尝孩子的作品。除自制冰激凌,还有自制橡皮泥、自制龙卷风等。7月16日,还邀请了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格林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带来宇航服等空间站使用物品与小朋友们互动,传播太空知识。

“孩子在幼儿园需要培养探索的能力”,约书亚园长介绍,大人们觉得习以为常的事物,在孩子们看来却是新鲜的。多创造机会,鼓励、引导他们感知探索“未知的世界”,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益于孩子们全方位的成长。可以想象得到,经历几年的科学探索熏陶,孩子的思维,精神状态都将更趋于高能,能够更好适应接下来的升学考验。

对于一个美国孩子而言,他们度过的不仅仅是学校教室里的小时,更是整个生态系统提供给孩子的丰富多元的小时,这里有幼儿园,机构,社区,各个行业,各种场所都在以同样的理念向儿童敞开大门,促进交流。

中国的儿童是否也能有这样的机会呢?如果幼儿园不能为儿童创设这样的环境,我们可以在社区——儿童最直接接触的地方——创设这样一种生态教育环境,既培养了儿童的思维能力,又拓展了儿童的视野,同时可以无负担地高效地完成升学目标。









































北京公立看白癜风医院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zlkf/800365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