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吵架竟然影响孩子大脑发育,那些天价早

伴随宝宝出生的喜悦,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夫妻之间不停的争吵。那些生了娃还潇洒满世界旅行的辣妈,哪个不是家里N个保姆伺候,自己才能得以解脱?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所有琐碎之事迎面扑来让人应接不暇,而大部分的80后宝妈宝爸又多是独生子女,自己还不曾断奶,更何况有了娃,自然焦虑慌乱!过来人都知道,养育孩子有太多可以争吵的话题,也有太多让人崩溃的瞬间!孩子频繁夜醒,谁顶着睡意起来哄?孩子该由奶奶看还是姥姥看,隔代教育如何沟通?宝爸一进家门就只玩游戏完全不理孩子怎么办?所有小两口的花前月下最终都被一泡屎尿浇得心灰意冷!遇到鸡毛蒜皮的小事,夫妻吵架往往图一时痛快,什么狠话都撂下,甚至升级到踹门、摔碗,闹得不亦乐乎。而对于一个生长期的宝宝来说,父母喋喋不休的争吵会给他们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不仅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甚至还会阻碍孩子的大脑发育!父母总是想倾其所有把最好的东西给孩子,然而你们对孩子的间接伤害,真不是用金钱可以弥补的!

父母吵架只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NO,还有大脑发育!

说到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你一定能说出许多:性格存在缺陷,对人生悲观,不自信,亲情淡漠,社交恐惧,缺乏安全感……可是你知道吗,父母吵架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居然还危害孩子的大脑发育!

英国瓦尔什博士指出,家庭暴力等问题对孩子身心发育的影响已引起足够重视,而新研究发现,发生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不畅、争吵斗嘴、缺少关爱、情感淡漠和关系紧张等,也会对儿童大脑关键的早期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父母总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会影响孩子大脑发育,可能导致孩子成年后更容易罹患心理疾病。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心理学家尼古拉斯·瓦尔什博士及其同事,对58名17~19岁志愿参试者的大脑活动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让参试者的父母回忆孩子从出生至11岁期间所经历的家庭问题,如父母争吵、言语或身体暴力及家庭成员间感情淡漠或缺乏沟通等。研究人员据此将这些家庭分为“好家庭”(家庭问题较少)和“坏家庭”(家庭问题较多)。

结果发现,11岁前经历过轻度至中度家庭问题的孩子,其小脑部分相对较小。科学家表示,小脑与学习、压力调节及感觉运动控制关系密切。儿童小脑较小可能会导致成年后患精神疾病的几率大大增加。

别以为婴儿听不懂你们的争吵

孩子刚出生,妈妈受激素水平影响,特别容易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和宝爸发生争吵。可是别以为宝宝小,就听不懂你们的争吵。

研究发现,5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能够对别人的情绪状态做出反应,听到针对母亲的愤怒话语后会特别敏感,即使听得再多也无法适应。6~12个月的婴儿即使在睡着时,大脑仍会对愤怒的语调有所反应。研究人员估计,这会增加孩子日后出现情感等心理问题的风险。

孩子总生病?长不高?可能与父母吵架有关

你知道吗,宝宝总生病,很可能是因为父母经常吵架。Go姐小时候,每次爸爸妈妈吵架,就会身体不舒服,然后感冒发烧。周围的姐妹,凡是经常抱怨生活和老公吵架的,负能量强的,宝宝也都特容易生病。

容易生病的原因可能如下:

1.父母吵架,宝宝也会心情郁闷,甚至受到惊吓,导致食欲不好,抵抗力下降。

2.父母吵得投入时,根本顾不上孩子,所以孩子冷了热了,渴了饿了都无人过问,看护不当引发孩子生病。

3.宝宝大一点了,当他发现如果自己生病,可以平息父母的争吵,甚至改善父母关系的时候,会用故意生病的方式引起大人注意。久而久之形成条件反射,只要父母一吵架,孩子就容易得病。

另外临床发现,儿童在父母争吵、离异,或者与监护人之间关系不正常,或受到其他的严重刺激,其生长速度会逐渐减慢,其身高,往往在同龄同性别儿童身高的低限以下。原因是,患儿所受的心理性刺激,影响了大脑皮质向下丘脑传播神经冲动,抑制脑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生长因此受到限制。另外,压力太大,也会让肠胃功能失常,进而导致营养不良,使身高低于平均水平。

莫让亲子关系破坏了夫妻关系

在《妈妈学堂》一书中作者写道:“在做心理咨询的这些年里,我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家长当孩子在青春期出现问题时,比如孩子早恋了、厌学了、“网瘾”了,他们会不惜花费重金寻求心理医生、教育专家的帮助,动辄就是几千甚至上万块钱,但在这之前他们却从没想过要花钱找心理医生来解决一下他们自己婚姻中的问题、他们之间爱的问题。正是因为他们婚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才使这个家庭每天硝烟弥漫、剑拔弩张,夫妻之间恶语相加、相见如“冰”。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没有安全感的,没有安全感的孩子是会智力低下的,是会性格孤僻的。有的孩子在青春期会焦虑、抑郁、自闭,但你们知道吗?神经症虽发作于青春期,但它的种子却是播种于苦难的童年。”

“两岁正是一个孩子对亲人构建亲密关系、依恋关系的关键期。这时你告诉他,爸爸是不好的,爷爷奶奶也是不好的,这等于告诉孩子他最亲的人、最信赖的人是坏人,这对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影响?认为上天价早教,花各种赞助费让孩子进入好的幼儿园,这样妈妈就可以安心了,孩子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了。殊不知,0岁到6岁时对孩子影响力最大的教育并非来自外界,而恰恰是来自家庭内部。”

我们的家就像一棵大树,父母是大树的树根,孩子是树叶和果实,要想让大树枝繁叶茂,一定要在树根上浇水,而不是在果实上浇水。但现实生活中,我们把太多的目光集中在孩子身上,而忽视了自身作为父母的修炼。树根都动摇了,果实还能丰硕吗?所以良好的夫妻关系才是家庭教育的基础。

记得第一期《爸爸去哪儿》,有个印象特深的镜头,把孩子们拉到小黑屋让孩子说出想对爸爸说的话,小KIMI说希望爸爸多回家,然后工作人员问他那希望爸爸多陪伴妈妈还是多陪你,小KIMI说,希望爸爸多陪伴妈妈!!!可见在孩子心里,爸爸对妈妈好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甚至比对自己好还重要!

如何改善夫妻关系,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爸爸

Go姐身处无数个妈妈群,那里面抱怨老公和婆婆的狗血故事真是五花八门,但仔细看看,无可救药的只占一小部分,如果这个男人没有做违法乱纪的事情,没有家暴倾向,有一定良知,多数时候,还是可以扭转乾坤哒!

1.你是否忽略了夫妻关系?

反思一下,有了孩子,你是不是已经完全不顾及老公的感受,而是一心都扑在了孩子身上?许多妈妈都表示,孩子每天捧在手心根本看不够,看到老公的脸就觉得反感,也不再喜欢和老公有亲密举动。男人被忽略久了,要不就是闷头玩手机,要不则出去沾花惹草,反正在家也得不到温暖。

所以,千万别觉得老公关心不关心他就在那里,还是应该抽出时间关心他,哪怕削个水果,煲个汤,别老耷拉着脸。有时候并不是你做不到,而是觉得根本不重要!

2.明确指令,勿忘初衷

你有没有过类似的做法:当自己忙得一团糟,就开始抱怨爸爸什么都不干,废物一个?!Go姐过去也经常这样,男人听到这种话不是破罐破摔,就是暴跳如雷。其实男人的脑回路真的没有女人复杂,他们听不出你的画外音,妈妈们最好直接给出明确指令。

例如,请爸爸帮宝宝冲次奶粉,请帮忙给宝宝洗一次澡。如果爸爸做不来,指令还可以更清晰,例如,加ML水,再加4勺奶粉,或者洗澡水温度40,洗10分钟,用XX牌沐浴露。指令越清晰,爸爸参与度越高,久而久之,妈妈可以增加难度和强度(这种御夫术我会轻易告诉人吗……)。Go姐试过这个方法,很管用哦,当然语气和态度要好。仔细想想,每次吵得不可开交往往是因为小事,你只需要耐心指导爸爸去做就好了,何必每次都升级为指责人性呢?

3.多鼓励

妈妈们都很重视对宝宝的鼓励,为什么却忽视了对爸爸的鼓励呢?当爸爸做得好的时候,我们也应当给予一定奖励,可以是一个吻或者拥抱,口头表扬也可以,总之,表扬不花钱,为啥这么吝啬呢?

4.示弱

Go姐记得有一次给宝宝拼玩具拼不出来,请老公帮忙,老公说了一句“哎这么笨,真不敢离开你们啊,哪天还不得饿死”。有时候女人后退一步,激发男人的保护欲,不失为一种讨巧的做法。即使当了妈,撒娇耍赖的方法依然可以用在老公身上,我想大部分男人都会吃这一套。女人最怕自己强势、逞强,所有活大包大揽,费力不讨好啊。

5.睡前沟通效果好

小两口都辛苦了一天,别逮着时间就叨唠,太烦人,不如放到睡前吧,这个时候沟通效果比较好。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家的育儿问题是,孩子一哭,爸爸特别焦虑,就会数落我,结果变成两个人大吵,孩子被晾在那里继续哭。

要想杜绝问题连续发生,就需要一次耐心深入的谈话,这比叨唠一百遍有用的多。通常睡前大家放松效果比较好(或者你也可以选择彼此心情好的其他时间),我会和爸爸说“孩子哭闹我并不着急,但是每次你焦虑并把责任推给我我就会很生气,本来孩子都不哭了,一看到我们吵架他害怕又会继续大哭。下次孩子再哭闹,要不你哄,要不你别说话让我哄,你堵上耳朵,总之别让孩子被我们的争吵吓到。”

教育爸爸,时机很真的很重要,心情不好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到嘴边的话忍一忍,等到心情好再发发牢骚吧!

6.吵架并不是一无是处,但要注意方式

虽然不主张父母经常吵架,但是也不要把吵架完全妖魔化,只要掌握一定尺度,吵架还可以让孩子从中学习成长。

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教授花了数十年研究婚姻中的争吵,认为导致离婚的不是吵架,而是吵架的方式。争吵中夫妻俩是否表现出轻蔑的态度?有没有取笑对方,把对方说得一无是处?夫妻是否喜欢冷战,让对方困惑而抓狂,最后相互不理不睬?这些做法都会危害亲密关系。如果吵架时能避开这些陷阱,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反而有利于维护婚姻。

阿普特认为,过度担心愤怒的消极影响会导致“好行为综合征”,即凡事彬彬有礼,关系稍微有点紧张都会引发焦虑,要用虚伪的微笑和礼貌言辞掩盖。这样忍住不吵会令父母纠结,孩子很敏感,对这种“和谐”感到不安,害怕父母早晚要爆发。女孩特别善于察言观色,能看穿父母故意装出来的平静。一旦被孩子发现平静之下的复杂感受,他们会怨父母不诚实,觉得父母背叛了自己。

尽管孩子不宜卷入成年人的问题,但孩子也需要体验到父母和其他亲人的愤怒争吵,通过观察愤怒的表达,如何据理力争,相互反对后又重新团结,最终能明白亲子双方都能经得起这些小冲突。经历了这种人际关系的教育,日后孩子感到愤怒,要跟同辈人或者父母争吵时,就懂得如何处理冲突,变得更加决断。研究证实,十几岁的女孩看到妈妈和配偶吵架后会变得更有主见。

最后,看看网友们如何评价父母关系对他们的影响:

“孩子只有从原生家庭学会夫妻相处表达爱的方式,现有家庭才会夫妻幸福亲子和睦……我父母关系一般,把希望都压在我身上,每次谈论的话题都是我,我也特别压抑,真的很压抑。夫妻关系好的,亲子关系也不会差。”

“我爸妈很爱我们,但不管我们做错了什么,他们都是一条战线的,这样挺好的,家里一直很和谐。”

“我家就是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的典型啊,我爸妈五十出头了还超级恩爱啊,一家四口出去旅游我跟我妹在前面走,人家俩人在后面拉着手啊,我妈还会当着我们的面儿跟我爸撒娇啊,小时候每次跟我爸说我妈坏话第二天就会接到电话被我妈质问明显是我爸出卖了我哈哈……”

与其说努力学习如何提高亲子关系,不如多花点时间给爱的人吧!你并不需要告诉孩子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爱,他们会在父母的一举一动中学到为人处世的方法。

努力给孩子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吧,让他们安全感十足,内心充满阳光。相信如此养育宝宝也会更加轻松吧!

推荐阅读

点图片试试吧

??

掌握更高“游戏力”的家长已经带孩子上火星种土豆了,而你的孩子还被束缚在你的世界里

还在抱怨整天带娃没有时间出去潇洒?你当孩儿他爹是摆设吗!

如果想要呼唤Go姐,







































白癜风能治好么
怎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jyfz/80034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