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HO好园长试析幼儿教师的情感倦怠

一、幼儿教师情感倦怠现象

美国心理学专家认为,情绪情感倦怠是一种消极、负性的态度体验,当个体的情绪资源(包括对朋友、家人、工作对象以及自身等)被过度消耗,以致不能再给予更多的情感时,倦怠就产生了。情感倦怠主要表现为个体成就感降低、情绪资源减少以及身心过度疲惫等现象。幼儿教师由于长期面对责任、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等多种压力,极易产生情绪倦怠和身心疲惫的症状,因此,幼儿教师比普通教师情感倦怠的现象更为严重。

二、幼儿教师情感倦怠的成因

责任压力。幼儿教师每天面对的是年幼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使幼儿教师比普通教师肩负更多的责任。

其一,幼儿教师要照顾幼儿的吃喝、冷暖、安全等问题,在教育的前提下首先要起到保育作用。由于幼儿年龄小,缺乏对危险事物或行为的认知,在幼儿园中易发生打架、摔伤、烫伤或意外伤害等事故,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除了给幼儿进行良好的保育,教师还必须对幼儿进行有效的保教,让幼儿在安全环境中快乐、健康地成长。

其二,幼儿教师担任着启蒙教育的重大责任。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幼儿,其智力发展水平不同,教育的侧重点各异,因此幼儿教师就必须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根据其个性差异进行教学。责任压力使幼儿教师长期处于紧张和压抑状态,过度紧张会导致大脑神经的兴奋、压抑甚至严重失调,从而造成情绪的不可控制和情感的枯竭。

工作压力。幼儿教师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每天带孩子跳跳舞、唱唱歌、玩玩游戏那么轻松。其实,幼儿教师的日常工作繁重,每天不仅要精心设计、准备和组织幼儿的教学活动,而且还要应付一些家长和领导的过高要求,迎接上级检查以及同部门之间的观摩和评比。

此外,有的幼儿园班级幼儿人数过多,工作量超出了教师的能力和精力范围,长时间的超负荷自然会导致一些教师感到体力不支,逐渐产生对工作的倦怠情绪。调查研究表明,幼儿教师具有较严重的情绪衰竭,工作中有时对孩子表现出消极冷淡的情绪情感,预示幼儿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情绪常常处于负性、消极状态。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作环境的局限、工作内容的琐碎使幼儿教师身心像被“掏空”一般,对所做工作感到厌烦、失望,情绪低落、易怒,情感逐渐变得冷漠,倦怠程度严重。角色压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幼儿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3~6岁的学前儿童具有极强的模仿力,正处于心理成长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他们的发展。因此,要使幼儿健康成长,幼儿教师就必须认真践行教师这个角色。但是,由于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教师自身存在角色冲突、角色概念模糊等问题。

首先,是超负荷的工作与教师的经济收入不对等导致幼儿教师情绪低落、心态失衡。其次,是现实社会中的种种诱惑致使幼儿教师的内心冲突加剧,产生矛盾心理。最后,是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许多人认为幼儿教师的工作就是带孩子,带好孩子是份内的事,对幼儿教师缺乏起码的尊重,致使幼儿教师的个人成就感削弱,由此产生失望、自卑的心理。

人际压力。首先,是幼儿教师与家长的交往压力。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到幼儿园里也互不相让,常会因为一些小玩具或争坐位等小事打架。如果幼儿不满老师的调解,回家便向父母告状,结果父母就找到学校来理论:“我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来是受教育的,不是来被人打的,这是你们工作的失职”等等。遇到这类情况,幼儿教师有理也说不清。

其次,是幼儿教师与同事之间的交往压力。幼儿园里的教师大都是女性,即使有男性教师也是为数甚少,而同性之间往往会因为口误或一点小事弄得关系紧张,工作没心情,情感苦闷。

最后,是幼儿教师与园管理者的交往压力。由于幼儿园的管理者多数是从一线教师中选拔出来的,她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有些幼儿园管理者缺乏良好的管理知识,常因一些教学事故、教学评价、工资待遇之类的事情与幼儿教师造成心理隔阂,容易导致教师情绪、情感疲惫。

三、缓解幼儿教师情感倦怠的对策

教师的情感倦怠不仅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更会影响幼儿教育的质量,有情感倦怠的教师,其所教的孩子往往就是直接的受害者。

专家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成熟的情感:能够合理地控制因疾病引起的不稳定情感;能够预料行动的结果,控制环境;不压抑自己的情感表现,而是将情感升华到社会性的高度来对待;能够洞察、分析各种刺激情境,谋求情感的自我稳定,不论在任何情况下都沉着镇静,控制消极情感,以免伤害幼儿,铸成大错。因此,社会、组织、个体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以减轻幼儿教师的身心压力,缓解幼儿教师的情感倦怠。

社会给予应有尊重。

其一,改变社会的舆论导向,纠正那些认为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孩子的奶妈”等错误观念,还给幼儿教师应有的尊重。

其二,增加幼儿教师的福利待遇,提高幼儿教师的生活水平,平衡其心理压力,进而减少其负性情绪。组织实行理性管理。首先,给幼儿教师的工作减压,如减少加班时间等,以减轻幼儿教师的身心疲惫。其次,改善幼儿园管理,增加管理者对一线教师的赏识和理解,减少园领导与教师的冲突,实行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的有效结合。

个体加强自身调节。缓解情感倦怠的关键在于幼儿教师自身。正如俗话所说,解铃还需系铃人。

因此,幼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加强自我心理保健,增强自我控制和调节情绪的能力,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合理地宣泄消极情绪。专家指出,幼儿教师要利用有效的指示方法和技巧来拓宽工作环境,把教室延伸到与学习、生活相关的每一个领域,通过追求专业的快乐来提高个人的职业成就感。

此外,幼儿教师平时要多注意体育锻炼,加强人际沟通与交往,保持乐观的心态。









































湖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哪里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quanshengjs.com/nlpy/80036763.html